郭正耀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云南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縣通關鎮黨委書記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做大做強做優產業,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一環。
對于我們山區而言,煙葉產業在鄉村振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方面,煙葉產業發展對保障地方財政增收、促進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去年,墨江縣實現煙農收入31743萬元、煙葉稅收6983.54萬元。全縣煙農僅占農戶總數的6.4%,但創造的煙葉稅收達到了縣級稅收收入的四分之一。
另一方面,煙葉生產與收購還形成了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煙農都知道,按合同種出來的煙葉不愁賣、不用操心銷路。所以我常講,煙葉產業是穩定的“訂單農業”,可能也是最好的“訂單農業”。
前段時間,我到通關鎮景壩村中山田組走訪。這個村小組以前主要種茶葉,但產量較低,農戶收入也不高。1993年,村里開始種烤煙,發展到現在12戶都種煙,家家戶戶蓋起新房、買了新車,每逢節假日還常常組團去旅游。去年,小組長李云華種了25畝烤煙,年收入接近13萬元,家里蓋起新房,冰箱、洗衣機、彩電、沙發等家具家電一應俱全。
在通關鎮,在墨江縣,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墨江種煙歷史有30多年,許多煙農都從生手成為老手,現在又成了高手,實實在在享受到了煙葉產業帶來的幸福生活。
更重要的是,煙葉產業也是大農業發展的重要一環。
墨江縣山區、半山區占比達到99.8%。隨著煙葉產業的發展,政府與煙草公司共同投入資金,建設灌溉管網、道路等基礎設施,極大改善了煙區生產、交通條件,也為其他產業發展提供了便利。
近年來,我們還在糧(經)煙協同方面開展了探索,以村委會主導組織土地集中流轉,推動基本糧田與基本煙田相協同,形成“烤煙+N”模式。去年,縣財政拿出100萬元獎補資金,支持煙后糧經作物種植。烤煙采收后,農戶種植玉米、苦蕎、紅薯、荷蘭豆、四季豆等,通過“一地多收”,畝均增收1500元以上,實現“錢袋子”和“糧袋子”雙豐收。
總而言之,煙葉產業是我們丟不起、不能丟的產業。
目前,無論是推進鄉村振興,還是發展煙葉生產,人口老齡化都是一個重要挑戰,煙葉生產也要積極適應勞動力結構的變化。在機械化生產上,探索適合山區作業的農機,降低勞動力投入。同時,大力發展專業化服務特別是烘烤服務,提升烘烤質量,降低勞動強度。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把烤煙作為全縣五大重點產業之一來抓,以真招實招、真金白銀推動烤煙產業高質量發展,帶動鄉村振興“加速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