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近,春雷響,萬物生。3月17日,云南宣威市板橋街道木乃村煙稻輪作示范片開啟了農忙“進行時”。早在年前,翻耕、整地、起壟的農機就已開足馬力,在田間來回穿梭,為后續煙苗的大田移栽做好準備。眼下,廣袤的田野里隨處可見煙農的身影,他們正忙著在翻耕過的農田里理墑打塘,確保春耕生產不誤農時。
距離樣板田幾百米外的育苗棚內,小苗吐露新綠,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當前正值烤煙種植漂浮育苗的關鍵時期,工人們小心有序地在漂浮盤上間苗定苗,保證出苗率達到標準,并進行消毒,確保小苗長勢良好。
“全程跟蹤,煙葉站會有技術人員來到育苗點指導我們怎么育苗、怎么配營養液、理墑打塘間距多少都詳細向我們進行了講解。”有多年種植烤煙經驗的張偉良,如今在育苗點看到出苗率高和小苗長勢清秀整齊,這讓他對種煙增收充滿了信心。2023年,依靠種植的13畝烤煙, 張偉良的純收入增加了五多萬元。今年, 張偉良信心滿滿,干勁十足,又增加了1畝種植面積。
科技員張興成介紹,張偉良在烤煙種植全過程中都能嚴格按照技術要求抓好落實,夫妻兩人勤勤懇懇,事事親力親為,種植的煙葉質量高,收入自然也會有保障。
距離木乃村35公里外的西澤鄉育苗工場也迎來了喜事,今年第一次投入使用的智能育苗大棚解決了他們在育苗過程中面臨的對溫度、濕度等掌握不準、把控不當等問題。大棚內的溫濕度監測、調控設備等一系列的智能利器正在讓“一部手機種好煙”的預想慢慢變成現實。
西澤鄉育苗工場,目前是宣威市最大的育苗點,而且智能化育苗大棚解決了全鄉12000畝烤煙種植的育苗難題,在煙苗移栽后,大棚還將用于瓜果蔬菜種植,實現多元利用,增加煙農的綜合收入。西澤煙葉站站長周易思說:“不光這些,全鄉的育苗點統一設在水源條件較好的西澤村,還有利于抗旱育苗,有利于苗床管護,育出足夠健壯的煙苗供農戶移栽,為后期的烤煙長勢奠定堅實基礎。”
備耕育苗,撒下的是種子,播種的是希望,更孕育著美麗鄉村振興。今年,全市計劃種植烤煙25.07萬畝,將聚焦重點鄉鎮、萬擔鄉鎮、規模大連片,持續推動計劃資源向工業需求旺、品牌支撐強、生態條件優、煙葉品質好、供應能力足的煙區傾斜,逐步形成煙草產業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格局。同時嚴格落實《宣威市烤煙標準化生產方案》《宣威市煙區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圍繞“耕作制度、煙田保育、煙農增收”三個切入點,落實“以煙穩糧、以煙促糧”發展理念,把煙葉生產納入到重農抓糧大格局。發揮“煙稻輪作”穩糧穩煙穩增收的多重優勢,協調基層落實“煙田共建、設施共享、主體共培、技術共構、產業共融”高質量發展舉措,構建“一畝田、三擔煙、千斤糧、萬元錢”高質高效高端煙稻產業發展模式,致力把煙區產業綜合體打造成為聯農帶農富農的示范窗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