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春耕備耕時節至。在云南宣威市轄區農村隨處可見農機縱橫馳騁在煙田里,農機手駕駛著農用機械來回忙碌著翻耕煙田,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與普及讓煙農告別了昔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大幅減輕勞動強度,在搶抓農時方面具有絕對優勢。針對農村勞動力大部分外出務工,單靠留守婦女和老年人開展烤煙春耕生產面臨的諸多困難,為有效防止耕地拋荒撂荒,避免耽誤農時,農機是春耕生產的不二選擇。
宣威市煙草部門協同農用部門早部署、早啟動、早落實,組織農機技術人員下到各種煙鄉鎮開展烤煙春耕備耕、機械化技術指導工作,打好烤煙春耕備耕“主動仗”,助力烤煙生產開好頭、起好步。
該鎮積極整合農機大戶資源,進村入戶動員對接有需求的農戶開展煙田整地理墑,破解春耕生產勞動力臨時緊缺難題。寶山鎮村民張友升感慨地說:“我家五畝煙田,如果用人工的話,要花三天時間,聯系農機翻松土壤種烤煙,每畝土地農機服務收費60元到70元,種植五畝烤煙只需要一天時間就可高標準完成翻耕和理墑,減輕了人工勞動量,節省了兩天時間。”
烤煙種植采用機械化耕作,效率高,達到規范化種植要求,有效提升產質量。煙葉站負責人郭啟超算了一筆賬:“以前耕牛犁田種地,人工整地理墑和打塘,速度慢,費時費力,一到春耕時節,全家老小齊上陣……一天下來,人走牛耕,種不了兩畝地。在宣威市寶山鎮海西煙田里,技術人員現場檢測了移栽后的株行距,110米的長度直線偏差為12厘米,在標準范圍內;并現場測定烤煙的墑寬、墑高等數據,均符合機械化作業要求。自推廣農機化春耕備耕以來,每年種植烤煙可精簡節約人工成本每畝10余個工,節約人工成本在2000元左右,推廣農機耕作以來讓煙農種煙更加便捷高效”。
深耕深松、覆膜機……新型農機具的推廣使用,在很大程度上縮短了煙農的農忙時間,提高了田間作業水平和勞動生產效率,拓寬煙農的增收渠道,創造了經濟效益。徹底解決了從前春耕生產基本靠人工作業,且勞動強度大、種植周期長、效率低下的不利局面,新型農機具成為廣大農民朋友的“好幫手”。
據了解,宣威全市圍繞農業高質高效,加大農機技術推廣力度。目前,有各類型農機30.37萬臺(套),整個農業農機化作業面積達185.725萬畝,充分發揮農業機械春耕備耕主力軍作用。利用農機服務隊的優勢,集中力量、搶抓農時,提高了烤煙生產效率,加快了煙區春耕生產步伐。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