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煙草專賣局(公司)舉辦的2024 年“三蟲一劑”應用技術培訓上,昆明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的專家受邀對捕食螨應用技術作了詳細介紹,助力捕食螨在煙草綠色防控和大農業生產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提到捕食螨,從“捕食”兩個字就能知道,它是一種肉食性蟲子。雖然體長不到1毫米,但薊馬、紅蜘蛛這些危害農作物的小型有害生物,都是它的捕食對象。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這只小蟲子是如何發揮大作用的。
從“無名之輩”到“蟲蟲特工”
捕食螨本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一種小蟲子,鮮為人知。可有一天,它的命運發生了轉變,走出了只為自己而活的小天地。
2017年,昆明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的科研人員將捕食螨帶到了實驗室里。他們每天都用顯微鏡觀察,尤其是在其捕食時。
隨著相處的時間越來越長,科研人員發現捕食螨喜歡捕食對農作物有危害的薊馬和紅蜘蛛。這些害蟲最喜歡的就是吸食植物葉片的汁液,尤其是有些薊馬,還會傳播一種植物“癌癥”——番茄斑萎病毒病。煙株一旦染病,葉片就會卷曲、萎縮,嚴重影響煙葉產量和質量。
捕食螨的一生能捕食數百只害蟲,它不僅能“吃”,更能“生”。利用捕食螨來防治害蟲,可有效替代吡蟲啉、噻蟲嗪等化學殺蟲劑的使用,具有環保友好、高效持久、維持生態平衡等優點,簡單來說就是“生物防治、以螨治蟲、防蟲治病”。
為了利用好捕食螨的這一特性,昆明市局(公司)的科研團隊白天黑夜都在實驗室加班忙碌,對捕食螨的生活習性、飼養條件等技術要點開展了長期研究,最終攻克了本地化規模繁育技術,并在苗圃防治薊馬試驗中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從“單槍匹馬”到“百萬雄師”
苗圃試驗的成功只是開始。面對數量龐大的害蟲,小批量的繁育根本無法滿足生產實際需求。為了讓捕食螨發揮更大的作用,實現大規模推廣應用,昆明市局(公司)的科研人員著手進行工廠化擴繁。
他們進行了無數次對比試驗,為捕食螨量身打造了條件舒適、食物來源豐富的生活環境,在溫度、濕度、透氣度、光照上均實行精細化管理,捕食螨的發育速率、存活率、孵化率、壽命等各項生長指標都實現了最優。2023年,云南煙草建成了年繁育能力40億頭以上的天敵工廠。捕食螨的族群數量日益擴大,成了浩浩蕩蕩的“百萬雄師”。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善用兵者,才能克敵制勝。
為了研究如何釋放捕食螨才能取得最好的防治效果,科研人員結合薊馬類害蟲發生規律,對釋放捕食螨的時機、方式和數量等技術要點進行了深入研究,構建了薊馬綜合防控技術體系,實現了對薊馬及其傳播的番茄斑萎病毒病綜合防治效果達到70%。
近三年,在云南、湖南等地烤煙作物上,捕食螨被推廣應用100余萬畝。同時,捕食螨還被應用到了有機草莓、有機茶葉等高端經濟作物上,對紅蜘蛛的防效在85%以上。捕食螨成了煙農、科研人員“克敵制勝”的法寶。
作為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煙葉生產關系到全省近50萬戶煙農的生計。科技驅動技術變革,創新引領社會發展。從“默默無聞”的小蟲子到“克敵制勝”的法寶,捕食螨實現了身份角色的轉變,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