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廬豐畬族鄉三豐農田,人頭攢動、機器轟鳴,一群機耕手熟練操作培土機,一群身穿畬族服裝的農婦忙著揭膜、插竹、掛膜,他們配合默契地為農作物進行高培土作業,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這是福建省上杭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全力推進農業生產機械化,為農民實現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的一個鏡頭。
圖為上杭縣機耕專業隊在煙田進行撐膜高培土機械作業。郭子雄攝
機械化是加快推進農業生產現代化的關鍵抓手和基礎支撐,是先進生產力的重要標志,也是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上杭縣局(分公司)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糧食安全大局,把“高標準糧煙生產雙優基地”建設作為發展方向,堅持以提升農藝適配性為基礎,著力推動農田農機化改造,完善農機設備配套,優化農機社會服務,通過“農藝、農田、農機、農服、農人”五位一體融合,進一步提升上杭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
圖為大型拖拉機在煙田冬翻耙平作業。郭子雄攝
“目前,上杭縣大型旋耕起壟機有67臺,中小型旋耕起壟機302臺,覆膜機141臺,培土機662臺,水肥一體機501臺,植保機1326臺,簡易播種器651合,自動播種機3臺……”上杭縣局(分公司)煙葉辦負責人了如指掌。
2015年,煙農周生林體驗過手工培土、覆土的艱辛和低效率,為了實現減工降本,他投資購買拖拉機、起壟機、培土機,除為自家煙田服務以外,還幫助其他煙農起壟。
“手工一人一天覆土最多0.5畝,而使用覆土機作業每天可覆土5畝,對比增加10倍效率。”周生林坦言。
“在規模化生產的推動下,上杭煙葉生產機械化發生質變,育苗、田管、烘烤機械化水平持續提升,育苗剪葉、翻耕起壟、中耕培土、水肥管理、植保等環節的機械化實現全覆蓋。”上杭縣局(分公司)副經理如是說。
圖為大型拖拉機在煙田溶田作業。郭子雄攝
隨著農村勞動力流失,戶均種植規模逐年提高,農業生產對機械化作業的需要越來越迫切。上杭縣局(分公司)以推進煙葉和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為目標,大力推動政府、行業補貼資金,依托農機合作社、農機服務專業隊等各農機服務主體,整合利用農機設備,推進農機服務專業化、社會化。
上杭縣廬豐畬族鄉豐濟村返鄉青年煙農藍文鳳夫妻從2018年開始陸續購置了各種現代農業機械,開展起壟機械化服務。至今,家里大型起壟機、培土機、覆膜機、水肥一體機、植保無人機一應俱全。他們還將農機納入上杭三豐煙農合作社管理,既提高了農機使用率,又幫助鄉親解決了請工難、請工貴的問題,實現了減工降本增效與共同發展。
今年,藍文鳳夫妻種植烤煙82畝,預計純收入可達40余萬元,機械服務收入10萬余元,全年預計收入50余萬元。
2022年,上杭縣局(分公司)在廬豐畬族鄉三豐片區建立了煙葉和糧食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點,實現機械作業覆蓋面95%,農民在生產中使用機械作業比常規手工作業可節省用工成本230元/畝,推廣新型農業機械和農機農藝融合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下一步,我們將以宜機化農業生產標準體系為突破口,加快農機農藝融合,全力推進煙葉和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幫助農民真正實現減工降本、提質增效,助力鄉村振興。”上杭縣局(分公司)局長、經理充滿信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