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長不到1公分,體重不到0.01克,愛吃蜂蜜善飛行,看似人畜無害,卻能以蟲治蟲、以一敵千。記者近日探訪貴陽市開陽縣的一家“天敵工廠”,里面正在量產新一代“殺蟲蜂”——臺灣甲腹繭蜂。
開陽縣是貴陽市最主要的烤煙種植區,全縣有2.86萬畝烤煙。和很多植物一樣,烤煙也會受蟲害侵擾,斜紋夜蛾、煙青蟲和棉鈴蟲等鱗翅目害蟲是煙草上的重要害蟲,主要取食葉片,直接影響煙草的產量和質量。蟲害嚴重的年份,烤煙產量損失可達20%。
有蟲害就得治。近幾年,為了減少化學農藥使用,農業領域越來越多地使用“以蟲治蟲、以菌治蟲”等綠色防控手段來控制蟲害。以貴陽市煙草公司為例,該公司正在打造“三蜂一蝽”的立體化生物防治模式,其中煙蚜繭蜂已經實現了煙田全覆蓋,蠋蝽已在全省大規模應用,麥蛾繭蜂已在省內外多家單位推廣,而臺灣甲腹繭蜂則是煙草公司培育的最新一代“王牌殺手”。
一項名為《臺灣甲腹繭蜂繁殖與釋放技術研究》的科技項目從2021年就開始啟動了,由開陽縣煙草分公司和貴州大學共同合作研發。項目的目標通俗來講有兩個,一個是研究臺灣甲腹繭蜂的行為習慣,另一個是研究其大規模繁殖技術。
臺灣甲腹繭蜂。
臺灣甲腹繭蜂和蠋蝽的防治對象都是斜紋夜蛾、煙青蟲等蟲害,在蠋蝽已大規模應用的情況下,為什么還要研究推廣臺灣甲腹繭蜂呢?開陽縣煙草分公司煙葉管理股副股長王藝焜給出了答案:臺灣甲腹繭蜂的防治效果更好、成本更低。
蠋蝽是一種捕食性天敵昆蟲,在數分鐘內即能發現并鎖定害蟲,將口針刺入害蟲體內,吮吸其體液,并分泌麻醉劑導致獵物麻痹死亡。臺灣甲腹繭蜂則是通過寄生蟲卵的方式來防治害蟲,令人驚嘆的是,科研數據顯示,一只雌蜂可寄生1000粒左右的蟲卵。
此外,蠋蝽由于不能飛行,釋放在田間之后,只能通過爬行的方式去捕食,而臺灣甲腹繭蜂擅長飛行,12小時內飛行距離可達7公里,所以一畝煙田只需要釋放1至5只就能達到顯著的防治效果,遠遠低于蠋蝽的釋放數量。“在飼養成本、防治效果相近的情況下,臺灣甲腹繭蜂顯然是更有性價比的方案。”王藝焜說。
要使臺灣甲腹繭蜂成為廣泛使用的天敵昆蟲,其大規模擴繁技術是關鍵。位于開陽縣的貴陽市煙草公司蠋蝽擴繁基地內,有兩個擴繁室正在量產臺灣甲腹繭蜂。要量產臺灣甲腹繭蜂,同步也要量產其寄主。基地技術人員選擇草地貪夜蛾作為臺灣甲腹繭蜂的擴繁寄主,利用草地貪夜蛾的卵塊給臺灣甲腹繭蜂“借腹生子”。“由于臺灣甲腹繭蜂的成蟲壽命較短,所以擴繁最大的難點是要精準控制溫濕度,使兩者的成蟲期一致,要不然就可能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王藝焜介紹。
為了提高寄生成功率,就得盡可能延長臺灣甲腹繭蜂的成蟲壽命,食物、溫度是兩個關鍵影響因素。那給臺灣甲腹繭蜂吃什么能維持較長的壽命呢?技術人員研究發現,以純蜂蜜+清水作為補充營養時,臺灣甲腹繭蜂成蟲的壽命最長,平均為17.8天。
“現在我們已經成功建立種群,并有規模化擴繁的基礎條件,今年我們的擴繁計劃是5萬頭。”王藝焜表示,臺灣甲腹繭蜂擴繁項目有助于構建更加立體的鱗翅目害蟲生防體系,未來也會逐步向整個大農業推廣,提升大農業的綠色防控水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