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走進河南省盧氏縣煙田春耕生產一線,到處呈現出覆膜、造穴、移栽的熱火朝天景象,近4000戶煙農在10萬余畝煙田里擺戰場,近400名煙站職工、村組煙技員下一線送技術、送農資、送服務,演繹出了“微服務”助力“大春耕”的喜人場景。
農資農技送上門
從3月下旬開始至4月初,總部位于盧氏縣朱陽關鎮河南村撞子溝組的河南省全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趕著春耕關鍵時節,源源不斷地將加工生產的2437.5噸有機肥,分送至全縣15個鄉鎮的21個煙葉收購站點,分發給煙農作底肥施入煙田。
與此同時,由盧氏縣煙草分公司勞模(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農藝師楊芳牽頭的宣講團隊,分赴各產煙鄉鎮,面向煙農舉辦培訓班,將增密、控氮、提鉀標準化生產技術,高油分有機肥、罩杯移栽、關鍵期補水、綠色防控“四項技術”,“高甜感、高油分”上六片煙葉開發宣貫給煙農,聚焦原料種植特色化,推動煙葉新質生產力形成。
而以村或組為單位的田間地頭“微宣講”“微指導”,煙草基層職工和村煙技員的傳“經”送“寶”,送技到家門,送肥到地頭,如春風化雨般滋潤著煙農心田,化作莘川大地搶抓農時高潮迭起,演繹出送農技、備農資、助春耕的“春景圖”。“太及時、太有必要了!年年聽宣講、看指導,年年有新意,常學常新。”種煙大戶楊小花深有感觸地說。
機械種植效率高
4月中旬,盧氏縣煙田機械化演示暨煙葉移栽現場會在該縣東明鎮當家村示范方舉行。來自全縣各個種煙鄉鎮抓煙領導、煙葉工作站(點)負責人、生產員、種煙大村抓煙村干部、種煙大戶代表以及煙用農機廠家代表共70余人參加了會議。副縣長、煙葉產業鏈鏈長辛海珍參會并觀看了農機農藝演示。
當與會人員看到各種打孔造穴、蓋膜機械轟鳴翻飛,一壟壟規整煙穴迅即造就,一行行罩杯整齊劃一覆蓋上時,均對機械種植高效率高質量發出由衷感嘆。種煙大戶南朝紅、張羅剛等緊緊抓住農機供貨商張崇的手說:“會后,請派師傅到俺那里去教教工人,俺要訂購一批打孔造穴機,助力春耕生產。”當得到張崇首肯時,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深化農機農藝融合,走生產全程機械化之路,牢牢把握助力煙農減工降本、提質增效、增收致富,不斷提升煙葉生產機械化程度和覆蓋面,積極探索關鍵環節機械化作業,因地制宜加大手扶式電動挖穴機等采購力度,以機械化“關鍵變量”撬動現代化“強勁增量”,以“新農機”助力“新農業”,勢必加速推進盧氏煙區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進程。
移栽服務解民憂
經過多年探索,盧氏煙區確立了煙葉栽期前移最佳“時間表”,即4月25日至5月5日,分洛河沿岸、北山、南山煙區次第展開。而圍繞煙葉移栽展開的各種服務也在潤物無聲中同步進行。
種煙鄉鎮派出工作專班,協調村、組解決好煙葉移栽用地、用水、用電糾紛,督促移栽進度按照規定進行。煙草部門組織全員下沉一線,搞好技術指導、人員培訓、肥料供應、進度落實、優質煙苗供應和栽后查苗補缺等服務,做實技術保障,強化節令管控,抓實煙葉生產關鍵節點,全面落實增密、控氮、提鉀等標準化生產技術,加強高油分有機肥、杯罩移栽、關鍵期補水、綠色防控“四項重點技術”推廣應用,為探索“高甜感、高油分”上六片開發,推動“中棵煙”培育落實落地奠定基礎。縣煙辦組織人員巡回督導,解決好煙農訴求,督促移栽進度和移栽面積,為順利完成收購計劃奠定基礎。縣氣象部門搞好天氣預測預報,每日公布氣象信息,為煙農移栽煙葉提供支持。交通、交警部門樹立為民思想,移栽期間對運送煙苗、肥料、用水等機動車輛開綠燈。其他部門也根據各自分管權限,對煙葉移栽提供便利。
“今年煙葉移栽服務真是無微不至,讓我們煙農得了實惠、圖了方便!”煙農們動情地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