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節氣后,雨水逐漸增多,走進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薛坪鎮栗林坪村,一條條平坦干凈的水泥路通到家門口,黑白相間的煙壟在山坳間縱橫延展,田間穿梭的農人、靚麗的墻繪壁畫、云霧繚繞的群山構成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優美畫卷。
栗林坪村坐落在南漳縣的西南山區,平均海拔700米,1996年開始種植煙葉,適宜的溫度、降水和光照為煙葉種植帶來了有利的環境因素,常年保持在400畝左右的種煙規模。但隨著煙葉規模化種植,土地零散、勞動力緊張、煙田土壤退化等問題,使煙葉產業發展逐漸進入瓶頸期。2023年以來,南漳縣煙草專賣局積極爭取煙區黨委政府支持,由栗林坪村黨支部牽頭成立竹園子種植專業合作社,搭建“一站式服務平臺”,探索土地、用工、農機“三個銀行”,激活聯農帶農富農“引擎”,實現煙農致富、集體增收、產業振興。
打造“土地銀行”,讓田塊“連”起來
“我自己家只有12畝田適合種煙,每年租的田東一塊、西一塊,種煙的時候路上花的時間多,費工、費神。現在好了,村里幫忙轉租的煙田,40畝就集中在兩片,干活方便的很?!崩趿制捍鍩熮r鄭開華一邊準備陪嫁土一邊說。
圖為煙草工作人員上門了解租田需求場景。
煙葉規?;N植,土地集中連片是基礎。竹園子合作社成立后,在前期入戶摸排信息的基礎上,積極打造“土地銀行”,將分散的土地約定合理的價格進行集中流轉,再發包農戶使用,解決土地租賃價格混亂、田塊分散問題。同時,合作社從中“搭橋”,避免了因鄰里矛盾引起的糾紛,流轉的價格和期限更有保障,煙農開展土壤保育、綠色防控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強,進一步提高了土壤肥力和種植效益。
打造“用工銀行”,讓用工“活”起來
“老羅,今年的覆膜進度和質量比往年好多啦!”
“比去年足足提前了五天。有你們幫忙找工人、田間搞培訓,加之最近天氣好,我30畝田三天就全部結束啦!”看到在田間檢查“三先”質量的煙技員李忠朵,煙農羅明華主動打起了招呼。
圖為提供煙葉植保服務場景。
面對煙農遇到的“雇工難”困境,竹園子合作社對本煙區的剩余勞動力建立臺賬,登記年齡、住址、聯系方式、農機具特長、務工意向等信息,組織成固定務工服務隊,預約開展專業化服務,解決農忙時節的用工困難,實現互幫互助的目的。目前已入社41人,成立了育苗、機耕、植保、烘烤等服務隊,專業化服務已輻射到周邊覓水洞、順流等村,聯農帶農發展煙葉、茶葉、菊花等產業,僅煙葉生產專業化服務面積已達550畝。
打造“農機銀行”,讓機器“動”起來
“有了合作社的‘牽線’,我這機器閑不著了,兩年都能回本。現在每天耕田,都聽他們的電話安排,開著機器一灣一片地連著耕(地),穩當又方便!”竹園子合作社社員李順有說。
圖為田間地頭培訓農機操作技術場景。
竹園子合作社“農機銀行”成立之初,得到了縣煙草部門的大力支持,為其無償提供了1臺煙葉移栽機、2臺煙草專用拔桿機、2臺覆膜機,以及中耕除草機、微耕機等設備等。栗林坪村集體和部分社員也積極響應“帶機入社”,目前“農機銀行”有各類煙葉生產農機設備26臺套,能充分滿足日常田間生產需要。平日里,煙葉技術員在田間地頭掌握農機需求、監督作業質量,合作社及時調度人力、機械,著力提高機械化服務覆蓋率,在減輕勞動強度的同時降低種植成本,提升了煙葉生產效率。
“下一步,我們將和栗林坪村黨支部一起,進一步完善‘三個銀行’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村集體組織優勢和煙葉產業優勢,以服務和效益激活村民內生動力,助力煙農種煙更輕松、錢包更鼓、笑臉更多。”薛坪煙站站長表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