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云南省大理州洱源縣水清山翠,微風怡人,鄉野田間,農機轟鳴,人們正忙著收割和耕種。
“90后”煙農李碧波站在田邊,看著田里采收大麥的機器,由衷感嘆說:“這些大農機真好使啊!以前手工割麥子的時候,又累效率又低,現在只需要打個電話給金秋煙農專業合作社,他們就安排工人開著收割機過來幫我收割,一天就能把我種的30畝大麥給收割完,工價還比市面上低。”
在煙站生產技術員的指導下,大麥收割完成后,李碧波準備把這塊地種上水稻和烤煙,實行水旱輪作的種植方式更有助于水稻和烤煙生長。
“高中畢業后我一直在外打工,后來為了照顧老人和孩子,就回了洱源。聽我父親說現在種植烤煙不像以前那么累,合作社能提供各種各樣的專業化服務,經濟效益還很好,我就開始種植烤煙,到今年已經是第四年了。今年我還考取了G駕照,買了一輛大型農機,等到小春作物搶收結束我也要去幫別人整地犁地,做一名‘金秋工人’。”李碧波說。
機耕預整地。 攝/楊自東
“金秋工人”是洱源縣金秋煙農專業合作社的產業工人品牌。為了解決農村勞動力流失、老齡化嚴重、技術措施難落地等問題,進一步推廣機械化種植,改變農業生產方式,滿足農戶需求,洱源縣從2020年開始組建專業化服務隊,逐步形成專業化育苗隊、專業化機耕隊、無人機植保飛防隊、科技指導隊、專業化烘烤隊、專業化分級隊、專業化運輸隊七個專業化服務隊伍,并由烤煙延伸到多元產業服務。專業化服務隊伍涵蓋了農業生產全環節,在2023年由金秋煙農專業合作社工會主導,按照“1368”建設思路,即“成立一個工會,持續做好培訓、增收、人才儲備三項工作,輻射六個煙區,組建八支隊伍”,成立“金秋工人”產業工人品牌。
農機農藝融合現場會。 攝/楊自東
“當初搞專業化服務的目的是幫助農戶降本增效和生產技術措施落地,沒想到農戶接受程度非常高,產業工人隊伍不斷擴大,我們就成立了一個‘正規軍’。目前農戶已經習慣了專業化服務的方式,只要農戶有需要,我們都可以為農戶提供相應的專業化服務。農戶可以通過‘香葉智農’數字化平臺下訂單,十分方便。從效益方面來說,機械化服務使農戶降本增效,減少了大量的人力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有技術、有能力的產業工人也能獲得一份酬勞,增加收入;工會組織的培訓又能創造一些‘田秀才’,不斷擴大我們的人才儲備,豐富我們的專業化服務類目,形成良性循環。”金秋煙農專業合作社工會主席何小康介紹道。
無人機植保飛防。 攝/楊自東
在洱源縣,家庭勞作、單獨招工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正在逐步向全過程、全鏈條專業化服務的新型農業生產方式轉型,利用機械化實現真正的降本增效,助力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