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苗吐新綠,烤煙移栽忙。云端下的煙田滿“栽”新希望,機器轟鳴聲不斷,壟上打孔、放苗、澆水、覆膜、壓土……在陜西咸陽煙區廣袤的田疇沃野上,大家忙得不亦樂乎,涌動的“新質生產力”正“大顯身手”。
“一早百早,百早百好”,與以往不同,為高質量抓好烤煙移栽工作,促進煙株早發快長,讓煙葉充分成熟,躲過秋淋影響,提高煙葉質量,增加煙農收入。咸陽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在烤煙移栽“關鍵期”按下“快進鍵”,機械化+“膜下移栽”+“井窖式移栽”的“雙向奔赴”如火如荼。
咸陽市局(公司)推廣機械化移栽,大大減輕了煙農勞動強度和用工成本。
截至4月底已完成大田移栽任務的94%,較往年提高了70%。5月初,咸陽彬州市、旬邑縣9600畝烤煙,約1000萬株煙苗圓滿完成移栽,較往年提前了10天左右,為烤煙生產良好開局打下了堅實基礎。
黨員先鋒隊助農跑出“加速度”
“一次偶然的機會,聽鄉親們說種煙不錯,我就把分散種植玉米、小麥、油菜等農作物的土地流轉來嘗試著種烤煙?!?022年,在彬州永樂鎮上經營著一家農資門市的張剛平,聽前來買化肥的鄉親們說種煙不錯,經過多方考察了解到烤煙種植屬于合同種植,政策扶持力度大,技術指導全過程,種植收益有保障,于是說服在城里務工的愛人返鄉共同創業。
“好土地里怎么種出好煙葉?一靠政策、二靠技術、三靠勤勞。”張剛平臉上掛滿了喜悅。讓張剛平想不到的是,只經過一年的試種,他就從“門外漢”逐步成為了政策上的“明白人”、技術上的“能干人”、管理上的“精細人”。
“進入四月下旬,我非常擔心不能及時移栽,感謝煙草公司黨員志愿者來幫助我種植烤煙,比往年移栽提早了三天,這更加增強了我們這些煙農種植烤煙的決心和信心。”張剛平臉上一直掛著笑容。他告訴筆者,他今年種植了80畝,這兩天大家都在忙著種植自己家的辣椒和烤煙,請人不是很好請,最近下雨比較多,又適合種植,正擔心不能及時移栽,不想有志愿者前來幫忙,這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煙農盼啥,煙草公司就幫啥。當前,產業綜合體、密集烤房等一應俱全,覆膜機、移栽機、微耕機等煙用機械作業效率高,用工成本減少,真正解決了種煙勞動強度大,雇工難雇及工貴的問題。此外,“馬欄煙葉掌上通”服務平臺種植技術快捷方便,還把專家請進田間地頭,提供面對面技術服務。技術員采取課堂教學、田間示范、微課堂的方式,向煙農提供種管、采烤、分售全流程服務。
“咱煙草公司心貼心的服務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不僅為種植烤煙吃下了定心丸,更讓我明白煙草公司在真心幫著煙農在土地里挖效益,想讓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闭驹谝慌缘膹垊偲狡拮右彩且荒槧N爛。
連日來,在咸陽市局(公司)黨委的號召下,全市系統各黨支部積極響應,組織黨員突擊隊,通過結對共建、“主題黨日”等形式,建立健全“支部+黨員+煙農”模式,開展為農、愛農、助農系列活動,下沉工作力量到田間地頭,主動對接煙農,為煙農解難題、辦實事,打通服務煙農的“最后一公里”,煙草志愿者們用實際行動,幫助煙農增收致富,以產業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在煙田移栽現場,一輛滿載煙苗的三輪車不停穿梭在田間地頭,咸陽煙草系統14個黨支部227名黨員志愿者沉下身子、忙碌地穿梭在田間地頭,個個熱情洋溢、干勁十足,與煙農們一起搶抓時令,大家分工明確,相互配合,有條不紊,共同助力移栽煙田面積216畝,掀起了烤煙大田移栽的熱潮。
烤煙生產機械化奏響春耕生產“進行曲”
曾經的旬邑縣馬欄鎮馬欄村,由于道路不通,產業不興,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村子成了“空心村”。為了幫助馬欄村脫貧致富,近年來,咸陽市局(公司)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煙葉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全流程管理體系為抓手,以全程機械化為突破口,突出穩規模、轉方式、優結構、強基礎、促增收,先后投入500多萬元,為馬欄村修建砂石路,并投入人力物力,持續增強煙葉發展內生動力。
旬邑縣大豐育苗工場利用閑置育苗大棚種植有機蔬菜。
“自從煙草公司扶持配套了各式各樣的機械,我們種煙就省事多了,很多環節全部由機械完成,省時省力又省錢。”馬欄村煙農蔣勝利直豎大拇指。
產業興,村民富。馬欄村烤煙產業的蓬勃發展讓越來越多在外打工的年輕人返鄉創業,投身烤煙種植。
彬州市永樂鎮是咸陽烤煙優質種植基地之一。近年來,煙草部門不斷改進烤煙育苗、栽培、烘烤技術,并給予煙農全程技術指導,努力提升烤煙品質,為產業長效發展保駕護航。
“我去年種植了80畝煙葉,加上別的收入,年收入超過了20萬元?!睙熮r文天喜說,機械化栽煙比以前人工栽煙的確實好。以前人工種植一天,平均一人種植一畝地,現在機械化種植,八個人可以種植20多畝,澆水也比較勻稱,每株上水量是一斤到一斤半左右,成活率也比較好,苗長得好。這些年自己種煙掙錢了,在縣城也買了敞亮的房子,開著小車發展產業,日子越過越滋潤。
糧煙融合提質增效產生“高質量”
旬邑縣煙區目前共有4個煙苗育苗工場,由育苗專業戶集中管理,實行集約化育苗,精準落實育苗管理措施,確保了壯苗培育。
紙坊村位于旬邑縣城以東九公里處的山坳里,四面環山,交通不便,群眾居住比較分散。今年39歲的杜海艷夫婦是旬邑大豐育苗工場育苗專業戶,主要為周邊煙農提供育苗服務。
“我們現在有11個育苗大棚,采取濕潤育苗,育苗共17000多余盤,供苗面積約2000畝。目前,大量煙苗已移栽完成,棚內現在剩余200盤左右,等待后期的補苗使用。”杜海艷介紹道:“在煙草公司的指導幫助下,去年在煙葉育苗棚嘗試種了2棚甜瓜、2棚圣女果,品質非常好、消費者歡迎,配套些采摘活動,除去成本一個棚凈收入1萬元,加上育煙苗的收入,每個棚收入都在2萬元以上,明年還要多種點!”
咸陽煙區引導農戶采用糧煙產業融合模式,有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圖為春耕現場。
“我們在育苗中全部實現了機械化洗盤、裝盤、播種、剪葉,工場化濕潤育苗100%?!毖乜h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副經理楊照補充說。
杜海艷夫婦所在的紙坊村,是從縣城去紅色馬欄旅游勝地的必經之路,游客都會在紙坊村停下來,感受紙坊村瓜果田園的豐收樂趣。正是有了煙葉育苗棚的多元化經營,才讓夫婦倆又有了一份新收入。
為助力鄉村振興、促進煙農增收,近年來,咸陽市局(公司)著力打造以煙為主的“旬馬產業長廊”多元融合發展,做實做細全流程管理,推進機械化作業、專業化服務、綠色化生產,創建省級農機農藝融合示范區。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開展“煙糧”輪作,輻射大農業催生多產業發展,開展多元化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渭北賽江南、馬欄稻花香”,“旬馬產業長廊”千畝水稻種植示范基地和洋蔥種植示范基地已成為產業“亮點”。每逢夏季時節,游客到馬欄革命紀念館、馬欄河濕地公園、陽坡頭紅色影視基地等旅游景點旅游,不僅可以一睹關中“小江南”的芳容,還可以欣賞蔥郁的煙葉隨風搖曳,在不一樣的“夢里水鄉”,看風車轉動,聽蟲鳴鳥叫,感受傳統農耕文化與現代藝術結合的魅力。
與此同時,咸陽市局(公司)以發展職業煙農為支撐,持續打造“紅色馬欄”煙葉品牌,建設農機農藝融合示范區,發展家庭農場、培育新型種植主體,完善和提升社會化、專業化服務水平,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同時,他們還不斷加強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深化糧煙融合,實現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
讓“一季生金”變為“四季來財”。在咸陽,從“一株煙苗”到“一片黃金葉”,咸陽烤煙產業從傳統種植到全程機械化,從技術指導到服務親情化,從機藝融合到糧煙融合現代化提質增效,鋪就了鄉村振興致富路,繪就了產業興、煙區美、煙農富的壯美畫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