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一個自帶溫度的詞匯,是無數人的血脈所在,很多故事都從美麗鄉村開始,伴隨著美麗鄉村建設不斷推進,鄉村振興大業正在被喚醒。今天我們的主題是永安村引進產業助推美麗鄉村建設。
永安村隸屬于云南省宣威市板橋街道,早年以傳統農業烤煙、玉米種植為主,是回、漢兩族雜居的村莊,民族生活習俗不同,但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探索“美麗”的本意,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博大與深沉的發展道路上,永安村一直在探尋美麗的奧秘。現在,這里不僅有烤煙和玉米、大豆、洋芋,還有鮮艷的玫瑰花和品種繁多的蔬菜,更有成片的果園和廠房。
“煙+N”產業融合發展? 村民增收有訣竅
今年,永安村緊扣美麗鄉村建設主題,大力發展農業種植,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推廣標準化種植生產集成技術,田里的小苗長勢較好,村民的種植積極性得到進一步增強。
在云南省農業核心區“156”示范工程項目建設引領下,永安村聚焦“糧煙協同”發展,加快構建“煙+N”產業體系,按照產業種植制度,推廣“糧煙協同”生產模式,配套以煙為主的“煙+N”種植制度,實施“煙+玉米”“煙+大豆”“煙+飼料”套種模式,以此增加村民收入;加快建立產業經營體系,充分發揮合作社和產業綜合體的優勢資源和輻射帶動作用,培育產業經營主體,開展“糧煙協同”訂單生產。
“我們永安村多方整合美麗鄉村建設資源,在推進建設的同時,充分利用“香葉智農”網上商城,拓展銷售渠道,提高產業訂單率,推動糧煙雙訂單、雙生產和三產融合循環發展,確保糧食安全,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永安村第一書記徐劍凱介紹。
專業化配套服務 激發鄉村新動能
“產前、產中、產后,我們永益合作社強化產業種植服務,通過機械化、專業化、科技化服務模式,對全村的種植戶進行點對點、戶對戶服務。全村現有各類農機29臺,100%實現了專業化育苗、機耕、移栽、植保、收割,促進村民減工降本增效。同時培育‘三師一手’產業工人隊伍131人,參與專業化服務。我們計劃繼續完善全程機械化耕作、專業化服務制度。”宣威市永益種植合作社負責人周強在田里說。
現在,永安村在帶領農戶抓好傳統產業種植外,還引進了食用玫瑰花、紅薯、草皮、芍藥等進行種植,并針對性地建蓋了玫瑰花、生物質燃料顆粒加工生產廠,對玫瑰花進行深加工,生產鮮花餅和玫瑰花酵素。同時針對烘烤難題,生產生物質燃料顆粒,降低了烘烤成本,提高了烘烤效率。生產的產品除供給當地使用外,還遠銷省內外,收入逐年增加,激活了產業綜合體建設新動能。
“我們還開展了無人機植保、智慧烘烤、節水滴灌、農機配套服務等項目,不僅省力、省工、省錢又環保,種植戶都樂意接受。”永益合作社農機手馬亞麗補充。在保障綜合體育苗、機耕、移栽、植保、灌溉、收割等專業化服務的基礎上,合作社拓寬服務范圍,還向其他有需求的村民提供額外服務,幫助他們聯系購買、維修和技術指導服務。
產業連著希望 鼓起村民錢袋子
永安村立足綜合體協同美麗鄉村建設,按照“村莊美、田園美、住房美、道路美”建設總目標,統籌產業與山水、生態、文化、旅游、康養“六位一體”融合發展建設,培育多元增收產品5個以上。種植食用玫瑰3000畝、商業草皮500畝、優質種薯基地2000畝、矮化蘋果500畝、芍藥花200畝,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5000畝,建成鮮花餅加工生產線1條,冷庫1個。并圍繞玫瑰花基地形成了一個集觀光、休閑、體驗、示范、文旅、食品加工于一體的農旅田園綜合體。
截至墓前,永安村迤谷海子里的鄉村振興人才培訓中心已完工,預計6月份將投入使用,同時配套投入房車住宿16輛和相關酒店設施及多種類餐飲設施,屆時房車、酒店、民宿日均可接納300余人次。
合作社負責人周強介紹:“永安村產業綜合體的建設,帶動了周邊群眾400余人就近務工,年實現地租和勞務收入900余萬元,村集體年增收15萬元,應該說促進了我們當地鄉村振興的建設。”
“我就是永安人,合作社在農忙的時候需要很多人打工,我們每個人一個月下來也能掙3000到4000元,我家孩子他爸也在玫瑰花田里打工,我們倆個人收入都差不多,不敢想象在村子附近一年除了自家的,還能掙60000多元。”參與合作社務工的村民高石花高興地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