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煙葉生產的第一資源。近年來,貴州六盤水水城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持續推進綠色生產,在科學施肥、地膜回收、綠色防控、綠肥壓青等方面下足功夫,繪制出一幅土壤保育的壯美畫卷。
長勢良好的綠肥。
春分,春耕,“肥”味顏料搶先落筆
春分時節,處處可見煙農們搶抓農時備耕備栽的身影,他們或提袋或播撒,按施肥要求在自家的土地撒下有機肥并操作起壟機進行起壟,將有機肥覆蓋在蓬松的泥土下。
“撒肥要均勻,有機肥和基肥一道施用,量要撒足,對地好,以后煙葉才能長得好。”煙農李賢付談起施肥,頭頭是道:“我家今年種了24畝烤煙,一家人的希望可都在這片煙地里,撒肥一定要跟著技術員說的要點做,一點都不能馬虎。”
一抓一撒間,煙葉的養料就融進了土地里,增收的期盼也漸漸根植在煙農的心底。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為了讓有機肥發揮最大效用,為煙田增肥、煙農增收貢獻“有機”力量。今年,水城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早謀劃早安排,在年前就統籌安排好煙地選擇、施肥量確定等工作。“今年采購的商品有機肥中添加了20%的油枯,對煙葉的質量提升有較大的好處。”水城區鹽井煙葉工作站站長陳松介紹。
備耕備栽期間,為確保施肥標準、技術落地落實,各煙葉收購線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耐心講解施肥技術要點。“鹽井煙葉工作站所有煙地于4月10前全部施肥完畢,切實打牢烤煙移栽基礎。”陳松說。
撒好有機肥的煙田。
夏至,夏耘,揭膜治蟲減害添色
夏季,隨著雨季的到來,地膜下,水珠漫布、土壤濕潤;煙地里,煙葉蒼翠碧綠,長勢喜人,初夏的煙株吸足了水分,進入了旺長期。
這個時候,低海拔區域的地膜完成了為前期煙葉生長保持溫度的使命,該退出煙葉生長的舞臺了。
煙農陸松大清早就進入自家煙地,檢查煙葉長勢后,樂滋滋的開始揭地膜。“我家這里海拔較低,再不揭膜培土,就會影響煙葉的正常生長,而且地膜揭除后煙草公司還有相關補貼。”陸松說到。
夏季高溫高濕,病蟲害多發也威脅著煙葉生長安全。水城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對煙葉田間管理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各收購線結合生產實際、氣候情況與煙葉生長情況,指導煙農揭除地膜的同時,全面部署病蟲害防治工作,積極推廣性誘劑、殺蟲燈等防控措施,全面落實“綠色防控技術集成展示區+綜合示范區+輻射區”建設工作,織密了一張綠色防控網,切實保證煙葉生產和質量安全,力爭為煙農多添一筆金,為煙區多留一分綠。
“現在用上綠色防控技術,害蟲明顯減少了,不僅對煙葉好對煙地更好。”煙農李賢付笑著說。
秋分,秋收,科學采烤增加效益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除了采收烘烤,煙農心頭還有另外一件大事,就是綠肥種植。
土地是農民的根。有著20多年煙葉種植經驗的王龍興對此深有感觸:“人家都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但這煙地是要隨時養,光用不養不能長久。”
據了解,水城區種植的綠肥品種主要是光葉紫花苕,光葉紫花苕經過有效分解之后會形成有機酸,對有效中和土壤堿性大有益處。此外,它不僅有良好的固氮效果,溶解在土里之后,還可為烤煙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
長期種植下來,綠肥壓青的效用深得煙農心意。水城區阿戛鎮鹽井村煙農李召云笑著說到:“這綠肥就只管撒下去,不施肥、不澆水、不除草,對煙地好,我們也省心,真是個寶。”
未雨綢繆早當先。今年,水城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將繼續通過綠肥種植措施增加土壤肥力,惠及更多煙農。
冬至,冬藏,深耕炕冬又起新卷
冬天的煙地,是化整為零的季節。翻犁機轟隆作響,裝載著鏵式犁行駛而過,深處的土壤便齊齊翻身曬起了太陽。
冬季深翻,又叫“炕冬”,是土壤耕作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耕作措施,具有翻土、松土、混土、碎土的作用,同時利用低溫雨雪天氣將翻到地表的地下害蟲的蟲卵、幼蟲凍死,減少來年害蟲發生。自此,病蟲害在雪凝下無所遁形,土壤在陽光下變得更加蓬松。經過深耕炕冬,煙地畫卷已全部規整完畢,只待來年枕著“金子”睡。
土壤保育,久久為功。下一步,水城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將繼續堅持土地是煙葉生產的底線,積極當好土壤保育的實踐者,從煙葉生產的各個環節,保護好每一寸土地的肥力,提升每一片煙葉的含金量,為綠色煙區建設、煙農增收致富,貢獻屬于土地的磅礴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