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在去往貴州省遵義市道真縣隆興鎮浣溪村烤煙產業綜合體科技示范園的途中,路邊桂花樹繁葉并茂、郁郁蔥蔥,田野綠意盎然。放眼望去,一幢幢黔北民居拔地而起,一條條公路繞村而行,一遍遍煙區煙株長勢喜人,一個個產業棚棋盤格般的風景線,帶給人一種全新的視覺體驗,透著無限的蓬勃生機。
浣溪村綜合體建設新村一角
讓土地”活”起來
隆興鎮浣溪村綜合體按照“農村有產業、農業有銷路、農民有收入”的思路,玉龍烤煙專業合作社在2023年共流轉土地1200畝,“以煙為主”,分區規劃實施了大棚圣女果、蔬菜、旱稻、油菜、玉米、中藥村種植等產業,在市、縣級煙草公司的引導、推動下,2019年,道真縣隆興鎮浣溪村啟動了煙區綜合體建設工作,烤煙科技示范園成為國家級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的其中之一。以500畝壩區建設為抓手,形成了“烤煙+食用菌產業+田園民宿+休閑旅游”的產業布局,依靠自然資源,發展壩區產業,引進珠海客商種植圣女果,形成傳統成熟產業不斷鞏固、新興產業持續突破的發展格局,真正實現“山區變煙區、壩區變園區、煙區變景區”的目標。
綜合體建設示范區
據悉,多年來該村主要是發展是以烤煙為龍頭產業,其次以圣女果、辣椒、蔬菜、食用菌大棚為產業鏈。該綜合體建設立足資源賦能,緊扣“煙、糧、菜、菇一體化”農業產業戰略定位,以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為抓手,優化產業結構布局,大力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產業,全面推進特色煙葉田園鄉村振興示范試點建設,讓鄉村振興步伐有序推進。
讓村民”富”起來
近幾年以來,煙草行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共投入資金約208萬元,在浣溪村綜合體內硬化機耕路5條26公里,修建煙水窖3座800立方米,安裝管網3000米,以煙農合作社為主體,煙草援助,政府補貼購買植保無人機1臺,起壟機15臺,中型犁土機5臺,建造標準化烤房20座,育苗大棚4000平方米,編煙機10臺,為實現綜合體現代化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道真浣溪村綜合體建設的成效顯著,有效推動了鄉村振興和當地經濟發展,這一布局不僅鞏固了傳統成熟產業,如辣椒、蔬菜、烤煙的種植,還通過建設食用菌大棚和圣女果大棚,促進了新興產業的發展。截至目前,該村共種植辣椒1000余畝、蔬菜3000余畝、烤煙4350余畝,建成食用菌大棚245個、圣女果大棚379個。這些舉措有效帶動了當地群眾就近務工,每年經營收入達500余萬元,集體經濟收益40萬元以上,解決就地務工150余人。
“我在外地務工多年,2015年回家開始種煙,由于前幾年水、路不通,種煙條件很差。近年來,煙草公司把路修通了,水也到了地頭上,我租地36畝地,加上自己原有的10畝地,5年間種植收入還不錯。如今這么好的條件,我就擴大種植規模。今年我已經種了88畝烤煙,爭取收入再好一點”,煙農王琦說。
綜合體內利用合作社育苗大棚種植圣女果
2023年,浣溪綜合體內種植烤煙786畝,讓煙農收入上升,如今,烤煙產業田園綜合體項目正在加大設施配套建設,逐步解決“由誰來種煙、在哪里種煙,怎么種好煙”的問題。“在做好現有綜合體的基礎上,我們接下來將向周邊村民擴大種植區域,以‘1+N’模式搭建更大的平臺,組建更好的技術團隊,推進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讓大家一起實現共同致富、共同發展。煙草公司將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夯實農業發展基礎,增強內生發展動力,創新項目利益聯動機制,帶動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確保群眾多元化產業綜合體發展成果,多渠道、全方位助力鄉村振興,實現烤煙增效、煙農增收、生態增值,努力推動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煙草公司王先勃說。
讓行業”譽”起來
道真縣以其優質的烤煙葉享有盛譽,被譽為“黔北明珠”,其煙葉品質甚至可與津巴布韋煙葉媲美。自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道真煙葉一直位列國內煙草市場的“榮譽榜”上,成為全國中間香型優質烤煙基地、全國烤煙生產收購先進單位、煙葉生產免檢單位等。這些成就得益于道真獨特的生態、氣候條件,包括遠離工業污染、溫熱適宜、光照充足、山地特征明顯,為生態煙葉的生長提供了最佳場所。因此,道真所產煙葉外觀質量好、內在化學成分協調、工業適用配伍性強,深受省內外企業喜愛,成為中華、荷花、貴煙等骨干卷煙品牌配方的主要原料。目前,全縣共建有河北中煙荷花品牌和安徽中煙徽商品牌2個煙葉基地單元,涉及4個煙葉工作站,年產能達到15萬擔。這些基地單元的建設不僅推動了煙區生產方式的現代化、煙葉品質的特色化,實現了煙區的高質量發展,而且通過探索“煙葉+N”綠色發展模式和“煙葉+旅游”特色鄉村生產、觀光旅游發展模式,為煙農帶來了新的致富路徑,加快助推鄉村全面振興的步伐。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