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播用暖心服務贏得顧客信任。
初秋的山東威海,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海風習習,讓人悠然自得,好不愜意。9月13日一大早,位于經濟技術開發區海瞳路上的金海灣超市店主陳廣播像往常一樣,鍛煉完身體,不到6點就來到店內,開始忙碌起來。
打掃店內衛生,噴灑酒精,把柜臺內的卷煙碼放整齊,擺放好防疫物品,經過一番收拾,店內窗明幾凈、物品擺放有序,此時的他坐下來,慢悠悠地沏上一壺茶,擺上糖果瓜子,等待第一位顧客上門。
20年前,43歲的陳廣播和愛人從東北來到威海。憑著對商機敏銳的嗅覺和洞察力,他在自己居住的小區開了一家超市,開始經營日用百貨和小食品。
都說人到中年,就業難,創業更難。那時的陳廣播并不確定是否能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扎穩腳跟,但上有老下有小,肩上的責任督促自己一刻也不能懈怠,必須馬不停蹄地向前走。
由于當時資金有限,為了加快資金周轉,陳廣播會選擇動銷比較快的日用品。每到進貨日,他凌晨三四點就得起床,騎一個多小時的自行車到批發市場進貨,然后再趕回店里開門營業。
雖然起早貪黑,十分辛苦,但陳廣播干勁十足,不管是卷煙還是其他商品,他都打理得整潔有序、分類明晰,帶給客戶良好的購物體驗。在他的用心經營下,金海灣超市初具規模,生意越做越紅火。
2006年,陳廣播遇到了創業以來的第一次考驗。隨著小區周邊幾個大型商超的開業,很多居民更愿意去環境更加寬敞舒適、商品更加豐富齊全的商超購買日用品,金海灣超市遭遇了經營瓶頸。
是繼續原有的以日用百貨為主的經營模式,還是打破傳統經營方式、實現店鋪轉型,成為擺在陳廣播面前的一道“選擇題”。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陳廣播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改變經營定位,從主營日用百貨等小商品轉變為主營中高檔煙酒。他堅信,調整商品種類會暫時流失一部分客源,但走中高端、專業化的路線,會吸引消費水平更高的顧客,提高超市利潤。
在煙草公司客戶經理的幫助下,陳廣播擴大了酒水陳列面積,縮減了百貨陳列空間。當年年底一盤點,陳廣播發現店里的酒水銷售利潤比上年百貨商品的年利潤高出了不少。轉型之路走對了,陳廣播又緊跟煙草公司終端建設的步伐,投入資金分3次對超市進行了升級改造,昔日凌亂的食雜店搖身一變成了高端大氣的煙酒專賣店。變身后的超市更加整潔美觀,產品更加貼近需求,吸引了更多的高端客戶和企業客戶。
嘗到了經營轉型帶來的甜頭,年近60歲的陳廣播成了“改革派”,不僅學習運用云POS系統,使用智能化手段分析卷煙銷售情況、進行會員管理,還在經營中積累了自己的“生意經”——誠信服務、規范經營。
“人無信不立,業無誠不興,做生意必須誠信為先。”陳廣播認為,誠信是做人之本、立業之基、生財之道,只有以“誠”待人、以“信”做事,才能真正贏得顧客,生意才能得到長足的發展。
面對上門的顧客,陳廣播總是細心了解其需求,根據顧客的情況提供差異化服務;面對年紀較大顧客的詢問,他總是耐心解答,向其說明商品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告知保質期、存放要求等;看到今年夏天雨水增多,他專門在店里放了十幾把雨傘,供沒帶雨具的顧客使用,并在店里放置了一些小板凳,方便顧客歇腳……
將心比心、以情換情。陳廣播將顧客放在心上,為顧客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用暖心服務贏得了顧客,成了周邊社區的“口碑商家”。
陳廣播還有一副熱心腸,非常樂于助人。2017年,陳廣播被推選為皇冠北區誠信互助小組的組長。他經常組織組員一起學習經營技巧,探討如何提升經營水平。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他在小組微信群里開設了讀書會和“微課堂”,定期分享銷售經驗,組織就地過年的外地零售客戶一起“線上”解決經營困難,應對疫情危機。
“我想讓更多身在異鄉的零售戶扎根在這座美麗的海濱小城,不斷追求、創造、共享美好幸福生活。”陳廣播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