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所有的熱愛傾付于煙草事業,立志成為一流的煙草科技工作者”,這是云南煙葉復烤有限責任公司瀘西復烤廠生產技術室副主任李強在求學時就立下的目標。
李強在生產車間觀測設備參數(唐僖膺 攝)
2014年,李強從云南農業大學煙草專業畢業,來到瀘西縣煙草公司工作,成為了一名生產技術員,主要工作是深入到田間地頭幫助煙農生產。
從一名大學生到煙田里面的一名指導員,李強滿是興奮和期待。“在大學里,老師經常強調,要想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就必須到生產一線,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將理論知識和生產實踐相結合,我也堅信自己能干出一番成績。”
初到煙田,李強每天和同事們一起在黃土地里摸爬滾打,見縫插針地向同事請教種植技術;回到家里,再把工作實踐和書本知識放在一起琢磨。因為愛學習、肯鉆研,不到兩年時間,李強就摸清了煙葉種植的難點和關鍵點,工作也得到了煙農和領導同事們的肯定,成為了一名最年輕但技術過硬的生產技術員。
李強在對設備進行拆裝試驗(唐僖膺 攝)
2016年,隨著工作調動,李強調到云南煙葉復烤有限責任公司瀘西復烤廠生產技術室工作,負責質量檢測監管,其工作內容涵蓋了復烤煙葉主要物理成分檢測、質量檢測設備維護及均質化加工。面對新的工作崗位帶來的新挑戰,許多知識要從頭學起,但是李強的信心和決心絲毫未減。
從事質檢工作的第一年,李強就開始從各項物理指標檢測方法、設備的運行原理、設備的維護保養、設備校準以及檢測結果分析幾個方面展開攻關。學校里沒學過的知識自己查,沒見過的設備自己摸索,光是一個設備或者一個指標相關的論文,他往往都要找來數十篇對比著看……憑著這份韌勁,上崗以來,李強所負責的檢測及設備調校工作,一直受到中外客戶及同行業實驗室肯定。
“不但要精通所負責的工作業務,同樣要學習其他相關的業務知識,這樣才能在融會貫通,對整個工藝產生更深的理解。”短短兩年,李強不但通過了煙葉分級工四級、物理檢驗工三級技能鑒定,還被評定為中國煙葉公司復烤加工工藝和產品質量檢查專家庫成員,并多次參加國家局、省局、公司級均質化檢查。
2017年,國際客戶提出煙草可持續發展計劃,要求所有出口煙葉的生產及加工單位都必須完成可持續發展計劃的認證。整個認證計劃從設備運行到食堂后廚的泔水回收,面面俱到的設計了800多個問題。面對這一挑戰,李強主動請纓,通過體系文件,制度報表,圖文材料的收集匯總,完成了首次STP現場評估工作,最終以總分70分,準確率73分的成績名列全國第一,并在云南煙草進出口公司進行交流。
李強深知,要成為一名最好的技術能手,不但要精通業務知識,還要善于技術創新。自參加工作以來,李強一直是QC課題小組的骨干力量,也是青年科研團隊的中流砥柱。在《提高打葉復烤環節碎片回收率》《快拆快裝對開式鏈輪研發》等諸多獲獎的優秀QC課題研究中,他經常把根扎在機器旁,一盯就是數個小時。一邊觀察一邊記錄,到了深夜又不知疲倦地去分析每個數據指標,第二天一早又開始和隊友們反復討論……一個QC課題要歷經現場勘察、機械測量、資料查找、設備調試試驗、分析計算、對比研究等十幾個步驟,往往要持續近半年時間,而李強日復一日的專注和忘我,總是激勵著整個團隊。
在平庫均質化模式的課題研究中,為解決庫房及人工費成本居高不下的難題,李強創新性地提出了虛擬混配庫的思路,打破了庫房與單批最大生產量的局限性。后經投入使用,每年為企業節約近百萬的人工費開支。
“精益改善就是要實現‘魚’和‘熊掌’兼得,為企業降本增效。有時遇到瓶頸,可供參考的又少,我們QC研究團隊幾乎住在生產車間,晚上做夢都想著如何能啃下這塊硬骨頭。”李強笑著說。
科技創新不僅在浩瀚星空和無垠大海,在一片片金葉中,同樣有跡可循。追尋著金葉的脈絡,李強也在一步步地成長。
2018年,李強逐步參與煙葉評吸,多次跟隨技術人員進行現場評吸學習,參與制作評吸樣品,逐步積累評吸經驗。通過學習和日常工作,他將原料煙葉感官評價特點與煙葉內在理化指標相關性結合分析,形成獨到的心得經驗并不斷學習交流,逐步成為評吸室主要負責人。
2019年李強所寫論文《基于平庫條件的配方打葉復烤均質化技術》在煙草科技期刊發表。2020年,在公司高質量發展方案及數字化轉型的引領下,他積極與同事對接,制定參數化控制方案,致力于提高參數設定、調整、優化的科學性、合理性、可控性、操作性,為提高瀘西復烤廠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一條有效路徑。2021年其所寫論文《復烤均質化技術探討》榮獲煙草行業近紅外分析技術論壇2021年度優秀論文三等獎。
近十年的青春,都奉獻給了他所熱愛的煙草事業,奉獻給了生產一線。但李強始終感覺,在技術創新的路上,要做的還有很多。
“每一天,每一項工作,我都懷著十二分的熱愛和期待。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科技工作者,一定還會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但這份熱愛我會始終保持下去。路雖遠,行則將至。”李強說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