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陽似火,在一片翠綠的煙田,有道身影忽隱忽現,不多時鉆出一個魁梧的漢子。只見他用手胡亂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顧不上身上濕透的衣服,就掏出手機打起了電話:“喂,啟林您好!今天在忙什么?我在你血樹坑的煙田里,這片長勢較旺,去年這片有發生灰霉病……”
這位與煙農掛電話的漢子叫張福明,現任福建三明建寧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黃埠站副站長。從1996年入職煙草以來,上述場景已是常態。作為煙葉生產技術骨干,他先后在建寧縣均口、里心、溪源、黃埠等鄉鎮擔任煙葉生產技術負責人、站班子,累計技術服務煙農四千多戶,指導煙葉種植面積近五萬來畝,所到之處,無論鄉、村,煙葉產值效益均列全縣前茅,個人也多次被縣煙草公司評為先進煙技員。
好學多能的技術標兵
從進煙草的第一天起,張福明就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因此不放過任何學習機會。2012年,公司領導選派他去鄭州煙草培訓學院參加煙葉分級技師資格培訓考試,在三明片區同一批同事中,他年齡最大,學歷最低,但他早起晚睡,多看多摸多問多學。
培訓期間,一些同事因壓力大思想負擔重而萌生退意,他在得知后去給他們做思想安慰:“公司領導從幾十上百個人中把我們選來,一是肯定我們的成績,二是相信我們的能力。我們理論基礎是差,但有豐富的實踐實操經驗,只要拿出平時工作中解決問題的毅力和耐心,考核是不用擔心的。”那之后,同事們都放下了心中的包袱,并被他的學習勁頭所感染,最終均以較好的學習成績一次性通過考核。
“我是農民出身,文化水平低,如果不好好學習提高技術業務水平,對不起自己的良心。”正是這種信念,讓張福明不倦學習,刻苦鉆研煙葉生產技術。
有志者事竟成。隨著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不斷提升,他也在全縣的各類競賽中突顯出來:2017年全縣煙葉分級技能競賽中獲十佳分級技術能手、2018年建寧縣煙葉生產勞動競賽二等獎、2020年建寧縣煙葉生產勞動競賽三等獎……
平易近人的貼心管家
煙葉生產涉及千家萬戶,要統籌各方的利益,化解群眾的問題矛盾。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他總能游刃有余。張福明常說:“我也是農民,也在家種過煙,種煙很辛苦,是他們的辛勞反哺了我,要視他們為親人好友,真心服務指導,了解他們所求所盼,聽取意見和建議,贏得他們理解和信任。 ”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在煙葉生產、烘烤期間,他總是帶頭深入田間、烤房,以村為家,嚴抓各個環節的技術到位。作為站技術主管,要負責技術培訓及示范片工作,他總能貫徹做到“季節未到抓培訓,季節到了抓現場,現場過后抓落實,落實之后比質量”。
在煙葉收購季節,是煙草站工作量最大、最容易產生矛盾的時期,他每天都是第一個到達收購場,了解、指導煙農煙葉去青、去雜,按部位、按等級成捆整理和保管,解釋收購政策、引導煙農提高煙葉質量意識。在今年疫情常態化、持續高溫和煙葉質量結構調整等幾大壓力下,他統籌安排,加強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抓好避高溫錯時收購,合理把握等級界線,強化分級人員的“前、中、后” 培訓工作,實現了收購現場“穩收穩調”,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煙技員的工作陣地在農村,服務對象是農民,要把自己樹立成為老百姓送財的財神,而不是人人嫌棄的瘟神。”張福明說,這是他剛入職時聽到的一句話,幾十年來一直不敢忘。正因如此,他掛包過的地方,只要工作調動,都出現當地干部、群眾挽留。特別是2021年冬,公司有意向調動他的工作,恰逢鄉人大會議召開,參會代表聯名上書挽留他,一度成為佳話。
擇一事終一生,張福明從煙草的耕作者轉為傳播者,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對煙草的半生堅守和執著。
張福明在煙農家指導初分
張福明在收購場平衡等級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