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看,今年我家的水稻收成很不錯,我家的這個1700斤的大糧倉已經裝滿了,另一個1500斤的糧倉也裝滿了,過陣子有老板來村里收稻米時我就一起賣掉,加上前面已經賣了的部分,這8畝水稻今年應該能給我帶來8000元的純收入。”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煙農姚守佳掀開糧倉的蓋子,用飽滿的金黃色向煙技員展示著自己的水稻種植成果。
姚守佳喜悅地給大家展示今年的水稻種植成果 (陳志陽 ?攝)
“只要你們政策和技術指導到位,我們農家四季無閑人,要是年年都能有這樣穩定的收入,我們再苦再累都無所謂。”勤勞的姚守佳對明年的煙稻輪作產業種植充滿著憧憬。
今年56歲的姚守佳在村里一直以勤勞能干而為人稱道。自從他和妻子在三年前得知煙稻輪作模式有村集體、合作社和煙草公司的指導幫扶和能讓農田充分運轉起來并有銷路保障的政策支持后,他們就嘗試著擴大煙葉種植的規模,從2020年的14畝到今年的20畝,他一步步穩扎穩打,終于摸索出適合自家實際的一套煙稻輪作產業經。
“2月底煙葉移栽,3月追肥,4月初培土,5月采收烘烤,6月完成收購,7月灌水耙田種水稻,10月水稻收成,11月可以翻田曬土除蟲,等待明年新一輪的勞作。煙葉種植見效快,恰好可以租村民的閑田湊夠20畝進行規模化種植,到了種水稻時將租來的田地歸還,就種自家的8畝農田,壓力沒這么大。到了冬天農閑時間可以做零工,平時在家還能帶孫子,一舉多得。”姚守佳用指頭比劃著,仿佛描繪著一張美好生活的藍圖。
秋天,姚守佳查看水稻的生長情況 (吳家宏 ?攝)
為了構建羅城煙區煙稻種植產業體系,羅城煙草聯系天河鎮政府、煙站供銷合作社以及廣西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進行煙后水稻種植項目結對共建,探索出適合羅城縣土地情況的種植經驗,并向其他周邊鄉鎮推廣。姚守佳就是受益煙農中的一員。
姚守佳說道:“煙葉種植的每畝純收入有3000元左右,但是需要一定的種植技術和烘烤技術,這個得多向煙技員取經,有問題要及時請他們到現場指導、幫忙。選對適合煙田的稻種也很重要,水稻種植的每畝純收入達1000元左右。總之多問、多想、多跟集體的路子走,就能省很大的功夫。”
春天,姚守佳樂滋滋地分享著煙苗健康成長的心得(朱芳雨 ?攝)
春去秋來,姚守佳和家人們的汗水不斷揮灑在田地上,耕耘出生活幸福安康之花。幾年前,姚守佳在村里建了一棟新房子,并且購置了很多新家具。
“趁著政策好,我人也還沒老,我要多加把勁兒,讓家人的生活更有保障。”為了生活,為了家人,即使扛著重物,姚守佳的身影在田間地頭依然顯得那么的挺拔。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