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待人熱情,服務周到,處處為煙農著想,是俺們煙農的貼心人!”“他能吃苦,肯實干,事事都沖在前!”……在山東諸城,提起煙技員張勇,無論是干部職工還是煙農無不對他交口稱贊。對這些夸贊,憨厚的張勇總是淡然一笑:“誰讓咱是個黨員呢!黨員就該有黨員的樣子!”
技術推廣巧用心
烤煙新技術、新品種有利于促進煙農增收和提高煙葉質量,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每一項新技術、每一個新品種的推廣,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張勇(右一)在指導煙農進行鮮煙分類
但不管在哪個地方工作,張勇所承包的生產線路,優良品種推廣、減氮降肥和綠色防控等關鍵技術到位率均達到了100%,煙田長勢好、煙株長相合理、烤后煙葉質量好、煙農收入高。
“技術推廣需要吃苦耐勞的精神和鍥而不舍的毅力,我的秘訣就是軟‘磨’硬‘泡’,不達目標不罷休。”對于技術推廣經驗,張勇頗有心得。
為了將各項生產適用技術推廣落實到位,張勇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泡”在了與煙農打交道中。他深入煙農家中和田間地頭,把技術講給煙農聽、示范給煙農看,一遍又一遍地“磨”,千方百計讓煙農用好新技術。
“有張技術員給俺提供全程技術服務,俺不擔心種不好煙。”嘗到科技種煙甜頭的石橋子鎮范家嶺村煙葉家庭農場經理宋秀芹對張勇的技術指導服務非常滿意。在張勇的幫助和引導下,她依靠科技種煙,成為了諸城市科技示范帶頭戶和農民致富帶頭人。
危急時刻沖在前
“只有培育出好煙苗,才能確保后期獲得優質煙葉。”張勇深知煙葉育苗工作的重要性和自己肩負的責任,在每年的育苗工作中不敢有絲毫馬虎。每年育苗工作一開始,張勇就帶著鋪蓋住進育苗工場,與合作社育苗專業隊隊員同吃住、同勞動,專心致志地投入到育苗技術指導工作中。
“孩子生病住院了,高燒不退,你能不能請假快點回來?”2022年4月的一天,張勇在電話里聽到了妻子焦急的聲音。聽到兒子生病了,他心里酸酸的,恨不得立刻飛到孩子身邊。可是,此時煙苗還很弱小,氣溫起伏不定,需要小心呵護,令他實在放心不下。臨走前,他將工作又詳細作了安排,反復叮囑技術要點,以防發生意外。
晚上8點多鐘,正當張勇在醫院照顧孩子時,手機發出了短信提示音,一條來自諸城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煙葉生產技術科群發的飛信立時讓他緊張起來:“根據市氣象臺發布的低溫凍害黃色預警,今晚將有低溫,極易造成煙苗凍害,請各煙站認真做好防范……”
“今晚有低溫,育苗大棚要增加保溫措施,時間很緊急,我必須馬上趕回去。”張勇看了一眼病床上剛入睡的孩子,輕聲對妻子說。
他跟妻子說明利害,趕往20公里外的育苗工場,并打電話告訴合作社經理,立即組織人員待命。經過3個多小時的緊張工作,育苗大棚苗畦全部加蓋了地膜進行防護。當晚,一場霜凍如期而至,育苗工場2000畝煙苗安然無恙。
不讓一戶煙農掉隊
“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是煙站和張勇給了我最大幫助,拉了我一把,這份恩情我們一家永遠記在心里。”如今,逐漸走出人生低谷的石橋子鎮劉家官莊煙農王照祥,每次提起張勇,感激之情總是溢于言表。
張勇(左一)幫助困難煙農進行烤煙移栽
王照祥以前經營一家木器廠,但因經營不善,資不抵債,木器廠最終關閉,王照祥也背上了一大筆債務。2020年在煙站的幫助下,王照祥轉行搞起了煙葉家庭農場。因經營農場風險大、技術要求高,開始時,王照祥心里很沒底,擔心失敗。
“王叔,您盡管放心,生產技術方面有我,只要您用心經營,是絕對沒問題的。”得知王照祥的擔心后,張勇主動找上門來,幫著出主意,還介紹了一些煙葉家庭農場的成功范例和經驗,讓王照祥很快建立了信心。
之后,張勇給予了王照祥最悉心的服務和全方位的指導,不僅手把手地教生產技術,而且還幫助解決了很多生活中的困難。
“他不是親人,可他比親人還親!”王照祥激動地說。
不讓一戶煙農掉隊!這是張勇給自己定下的工作目標。在張勇眼里,煙農就是親人,他每天帶著感情走村入戶,指導煙農生產,關心煙農生活。在服務過程中,張勇用真誠打動了煙農,成了煙農最信任的人。
“作為一名基層煙技員,只有視煙農為親人,真誠服務煙農,才能真正走進煙農心中,贏得煙農的認可和支持,我們的工作才真正有意義。”這是張勇在自己的“黨員服務記錄本”里面寫的一段話,也是對他工作的最好詮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