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煙田備栽忙。近日,在江西省峽江縣硯溪鎮的煙田里,煙農們正在精心地定向起壟、施肥、清理壟溝,為一年的優質煙葉生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煙田起壟,首先要確定壟向,要順著地表徑流的方向,同一丘田的壟向要一致。這樣遇到長時間降雨天氣,煙田才能保證雨停田干,不積水,不傷根……”作為當地烤煙種植“老把式”的代表,硯溪鎮灼嶺村黨員何柒根一邊揮著手里的鋤頭,一邊向別的煙農介紹起壟的要求和技術。
何柒根在田里起壟清溝。 鐘維攝
1990年,20歲的何柒根第一次接觸煙葉,至今已有33年。從一竅不通的新手煙農,到名副其實的“老把式”;從種煙品質不穩,到年年都是鎮里的先進煙農;從一人單打獨斗到帶領村民共同靠煙葉致富,何柒根依靠自己多年積累的種煙經驗和專業的技術知識逐夢鄉野。
“我種煙只有兩年的時間,遇到不確定的技術,我都要先問問柒叔,得到他的確認后,我這心里才不打鼓,有底氣。”一名同村的新手煙農介紹說,大家都信任何柒根。
為了讓村里的烤煙品質保持年年穩定,作為村主任的何柒根,經常引導煙農和村民按照生產規模流轉土地,推廣油菜種植,通過輪作和綠肥增加煙田有機質含量,減少土傳病害發生概率,保障煙株根壯株健。
何柒根在田里埋肥蓋膜。鐘維攝
何柒根充分發揮自己“老把式”的示范引領作用,帶頭落實煙田平衡施肥技術,利用科學的配方替代隨意加肥現象,提升了烤煙質量。他從自家煙田開始,根據煙田位置高低和基礎肥力的差異性,選擇合理的施肥技術。為了改變大家跟風施肥的習慣,他還一門心思地研究土壤肥力學。經過大量的調研和學習,他帶領村民走出來一條種植優質中棵煙的道路。
“大家在確定基肥和追肥比例的時候,要注意區分煙田。一般靠近河邊的煙田基礎肥力偏弱,土壤偏沙,容易漏肥,要少基肥,多追肥,才能保持生育期肥力均衡。靠近山丘的緩坡煙田基礎肥力中等,耕層相對較厚,質地疏松,有機質含量相對較高,可以增加基肥的使用量。”他將自己總結的生產經驗分享給大家。
“何主任經常在開完村務會后,利用大家集中在一起的機會,和我們探討種煙的技術和知識。和他聊天,總能得到技術上的收獲。”同村的村民說道。
何柒根搬運準備移栽的煙苗。鐘維攝
如今,灼嶺村大多數煙農在備耕待栽、平衡施肥、規范化管理等方面的專業水平得到了明顯提升。去年,在鎮里的表彰大會上,“種煙能手”“職業煙農”“優秀黨員煙農”等多個獎牌被灼嶺村的村民摘走。該村煙農的戶均收入也遠遠超過了全縣的平均水平。
“干一行,愛一行。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既然這30多年來,能夠有機會一直手握鋤頭生產‘金葉子’,就應該不斷帶領村民提升煙葉質量,提升產值效益。”何柒根說,“能夠賺到錢,大家也更愿意跟著我一起種煙。”
“老把式”也是“興農人”,在烤煙生產的道路上,何柒根不斷拓展思路,更新技術,適應時代,既積累生產經驗,也保持不斷學習,不斷凝聚向心力,帶領村民依靠烤煙種植奔上產業致富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