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圖為鄭希杰攥起一把土,及時查看煙田墑情。
每年5月底到6月中旬的農忙時節,山東濰坊地區的農民都會在田間搶種搶收,一派繁忙景象。而對安丘市官莊鎮鄭家沙溝村煙農鄭希杰來說,煙田抗旱工作是當時最緊迫的任務。
煙田小團棵前后,在鄭家沙溝村西面丘陵的一片煙田里,皮膚黝黑的鄭希杰正頂著烈日認真查看煙田旱情,以便確定接下來的地塊澆灌順序。憑借多年種煙經驗,他攥起一把煙壟底部的泥土,看著泥土在手中結成團,臉上便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勇闖新路,做致富能手
1993年,初中畢業的鄭希杰看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生活不易,決定幫助他們分擔一些壓力。他心想,自己不懂種地,要想為家里增加收入,就得靠技術。于是,他獨自一人到濰坊市學習制冷設備安裝技術。
鄭希杰深知父母掏出的學費來之不易。求學期間,他勤奮好學、善于鉆研,別人用半年才能學完的課程,他用了不到4個月就學完了。
學成后,鄭希杰開始跟著作業隊給冷庫安裝制冷設備,在磨礪中不斷成長,也積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后來,常年在外奔波的鄭希杰得知加工芋頭丸收益不錯。他想,老家有很多人種植芋頭,如果回老家加工芋頭丸,一方面可以幫助鄉親們銷售芋頭,另一方面還能隨時照顧家人。
說干就干。1996年,在朋友的幫助下,鄭希杰做起了芋頭丸加工生意。與外地壓價的收購商不同,鄭希杰盡可能提高芋頭收購價格,這樣既保證了芋頭的質量,又增加了鄉親們的種植收入。
由于嚴把質量關,鄭希杰加工的芋頭丸成了各收購廠家的搶手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他收入了近3萬元。
2000年,在女兒一歲生日那天,鄭希杰用加工芋頭丸賺來的錢買了一輛輕卡貨車,除了加工芋頭丸,平時還做一些棉花、花生、西瓜的收購生意。那段時間,他整個人像上緊了的發條一樣,一年四季穿梭在去往濰坊、日照甚至南京、大連的路上。
其間,鄭希杰有過每車貨賺3000多元的欣喜,也有過出一趟車虧1萬多元的辛酸。有一次,他從老家收購西瓜運到南京售賣,由于沒有把握好西瓜的成熟度,收購的西瓜有些生。等西瓜運到南京后,切開多個都不熟,這讓鄭希杰傻了眼。那一車西瓜,他就虧了1萬多元。
從哪里跌倒,就要從哪里爬起來。有了那次的失敗教訓,鄭希杰潛心向瓜農和同行學習,不斷總結經驗。慢慢地,對一個西瓜,鄭希杰只要拿起來看看顏色、輕輕一敲,就能估摸出其成熟度。
販瓜到南京的生意失利后,鄭希杰改為往大連販賣西瓜,返程時再將大連二手市場的冰箱、洗衣機等運回家鄉銷售。沒想到,那些二手家電竟很受歡迎。
2006年,飽嘗常年運輸勞頓之苦的鄭希杰,看著妻子和自己一起受累,又顧不上老人和孩子,決定改變現狀。他將結婚時蓋的平房改建成了二層樓房,一樓經營農資,二樓用來居住。
在經營農資之余,2009年,鄭希杰得知本村有土地要流轉,便流轉了90畝土地用來種植煙葉。雖說煙葉種植對鄭希杰來說是個陌生的行當,但他自幼看多了鄉親們干農活,又經過這些年的打拼,覺得自己肯定能干好。“只要是他決定的事情,就會全力以赴,我們全家也都支持他。”鄭希杰的妻子劉麗說。
勤學善思,做種煙達人
身為煙葉種植的“門外漢”,種煙之初,鄭希杰卻并不擔心。因為什么時候需要干什么事情,官莊煙站包線技術員都會及時提醒并進行現場指導。正是在這種不折不扣的技術落實中,2009年,鄭希杰種植的90畝煙葉純收入近9萬元,這讓他信心倍增。此后多年,他的種煙面積一直維持在150畝左右,成了名副其實的煙葉農場主。
當好農場主并不容易,不僅要熟悉煙葉生產各環節技術,還要在用工方面做到精細管理。為學習各種先進適用的生產技術,鄭希杰與老煙農交朋友,遇到不明白的事便第一時間向他們請教。他還會將自己掌握的先進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別人,追求共同提升。
“希杰善于向別人學習,能從失敗中總結教訓、積累經驗,對煙葉種植也有獨到思考,不僅周邊煙農向他學習,我們煙站工作人員也經常跟他一起切磋,他已經成了遠近聞名的種煙能手。”談到鄭希杰的種植技術,官莊煙站技術員吳希瑞說。
打鐵必須自身硬。鄭希杰喜歡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對先進技術,他總是先行先試。
2019年4月,在煙葉移栽初期,鄭希杰看到一名煙農朋友發的水插式井窖移栽器的照片后,竟比照著畫出了設備改造圖紙。在與加工人員反復商議修改后,他們當晚就制作出了一款鐵制水插式井窖移栽器,不僅成本大幅下降,而且更加結實耐用。
“水插井窖移栽器集造墑、澆水、移栽功能于一體,既能省去造墑的繁雜勞動,又能確保澆足水量,有助于進一步提高煙葉移栽質量和效率。”鄭希杰說,他看到新型水插式井窖移栽器很好用,想早用早受益,便連夜改造出了一臺。
鄭希杰勤學善思、活學活用。看到別人輪作煙田種植丹參,他也種了42畝,僅此一項當年就增收近5萬元。
在煙葉農場經營過程中,如果管理不到位,就會增加用工成本,鄭希杰對此深有體會。對農場管理,他有一套“真經”:他對雇工真誠相待,囑咐妻子在用工期間提供周到的后勤保障服務;為防止雇工窩工,他有時實行包工制,有時按小時計工,有效調動雇工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遇到困難的雇工,他總會竭盡所能為其提供幫助……一分付出一分收獲,鄭希杰對雇工的真誠,換來了他們的全心付出,實現了雙贏。
如今,鄭希杰儼然成為煙農們心中的種煙達人。靠的,是他對煙葉一片鐘情,更是他對事業的“愛拼才會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