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叔,今年你種的煙葉又掙大錢了吧?”
“不多不多,掙一輛小轎車應該沒問題。”煙農關存保喜氣洋洋地回答道。
在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雙廟街鄉溝李村有一位老煙農叫關存保,今年56歲,每年種植煙葉28畝左右,是遠近聞名的種煙能手。據說他種植的煙葉產量又高、質量又好,還掌握了一套種煙秘訣,靠著這個秘訣每年光種煙葉就收入十多萬元,是全村第一個住上帶院小樓、開上小轎車的村民。
煙農關存保講述“致富經”? ?劉洋 攝
“不是我吹牛,近年來我種的煙葉平均畝產量不低于400斤,別人有的300斤都達不到,而且我的每斤能賣到15塊錢以上,所以我這一年下來能掙個十來萬塊錢。”關存保說。
“我的秘訣就四個字:一是靠‘蘸根’,二是靠‘勤勞’。以前我的煙葉也老生病,產量一般。2017年,村里來了個牛書記,是駐馬店市煙草局派來的扶貧第一書記,是他給我說的這個‘蘸根’技術,從那以后,我的煙葉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蘸根’就是在移栽煙葉之前先把苗盤在配好的防治地下害蟲和根莖類病害的農藥水盆中蘸一分鐘,然后再移栽,這樣的煙苗耐活、抗病蟲能力強。有時候煙苗剛開始生長很好,后期要么不長了,要么病死了,再補苗的話就錯過了煙苗的最佳生長期,煙葉也會長得參差不齊。用了這種‘蘸根’技術,我的煙葉在移栽后一般不需要補苗,都是旺盛生長,直到豐收。當然,光靠‘蘸根’也不夠,那是打基礎,最重要的是要靠勤勞。煙葉是需要精心培育的農作物,不像小麥、玉米那些播種以后就不管了。煙葉旱了要及時澆水、澇了要及時排水、開花了要及時打頂、成熟了要及時采收,還有烘烤、分級,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一季子都等于白干。每天我都要到煙田走一圈,看看我的煙葉有沒有生病、缺不缺水、缺不缺肥、長勢好不好。2019年干旱,我為了把煙田澆透,一棵一棵地查看、一壟一壟地澆水,連續兩天從凌晨澆到晚上,最終我的煙葉在干旱年頭仍然長得很好。所以說,不是老天照顧我,而是勤勞換來的收獲。雖然辛苦點,但只要不怕苦、不怕累,忙四五個月,一定會有好收成。”關存保樂呵呵地講述著他的“致富經”。
今年,關存保種植的煙葉已全部交售完畢,“黃金葉”換成了“紅票子”,下一步就是準備歡歡喜喜地迎接新年。關存保不僅自己種的煙葉收益好,在農忙時還會雇村里的脫貧戶、村民來采摘煙葉,每人每天給100塊錢工資,同時還會向他們分享煙葉種植經驗。現在“蘸根”技術已經被全村、全鄉推廣。
據悉,今年雙廟煙站收購的煙葉在全市煙葉收購質量排名中位于第一位,且率先完成全鄉收購任務,勤勞的煙農們都獲得了不菲的收益。煙葉種植的發展也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