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群眾困難、深化政務服務、打造便民商圈……今年來,浙江玉環市煙草專賣局持續展現國企擔當和作為,始終堅持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紐帶,一頭連著發展,一頭連著民生,用心用情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
“紅馬甲”連起助農“民心橋”
“柚”是一年豐收節。近日,有“中華第一柚”之稱的玉環文旦迎來了全面采摘,走進玉環市倉坑村柚園里,放眼望去,滿園的柚樹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越發翠綠,柚樹上碩果累累,萬綠叢中點點金,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11月中旬,在了解到柚園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后,玉環市煙草專賣局迅速組織黨員服務隊來到倉坑村開展助農收柚活動,志愿者們擼起袖子、提上網袋,在當地柚農的示范帶領下,快速掌握了摘柚的要領,短短幾個小時,就幫助柚農收柚上千余斤。
“今年的文旦柚單果大,品質好,同時隨著品種的改良,產量也大幅提高了,但產量高煩惱也隨之而來了,我們請不到人幫忙收柚,就算請到人了,成本也很高,今天你們這么多人,幾個小時就干了我們五六天的活,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倉坑村文旦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根明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圖為玉環市煙草專賣局黨員服務隊開展助農收柚幫扶活動 沈孔明/攝)
助農,一頭連著國企的社會責任,一頭連著果農的“錢袋子”。今年來,玉環市煙草專賣局以助力鄉村振興為出發點,緊盯鄉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堅持群眾的需求在哪里,“我為群眾辦實事”就推進到哪里,圍繞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群體,針對其痛點,實現與農副產品產業鏈的全方位對接,通過田間助農、直播帶貨等形式,幫助農民“產出來、銷出去、賣得好”,以助農“小故事”寫出鄉村振興“大文章”。
“貼心辦”連起助老“便利橋”
“我想延續許可證,聽說現在都要網上申請,我歲數大了,不會用智能手機,這該怎么辦?”
“您別擔心,您把情況跟我們說一下,我們先大致了解一下情況,之后會有專人與您對接辦理的。”在玉環市煙草專賣局專賣管理所和辦證中心內,經常能聽到這樣暖心的對話。
針對一些老年群眾不會進行網上認證、申辦事項,不了解政策法規等情況,該局工作人員主動提供“保姆式”全程陪伴服務,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手把手”教老年群眾操作相關流程。
(圖為玉環市煙草專賣局工作人員手把手教老年零售客戶移動端申請許可證延續 趙仙紅/攝)
“貼心辦”是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的一個縮影,也是政務服務改革轉型的“紐帶”,連接的是服務平臺應用與老年群眾的內心世界。“為了更好地關心老年群眾,我們向其提供免排隊、優先辦等服務,還安排了專門的‘一對一’講解。同時,設立預約服務通道,行動不便、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只要撥打預約電話,就會有工作人員上門服務。”港南專賣管理一所所長何偉介紹道。
此外,玉環市煙草專賣局還進一步為老年人制作了通俗易懂的辦事指南、資料清單,通過放大字體、添加備注等方式,方便老年人識別和閱讀,為其提供更便捷的審批服務。
“社區店”連起生活“幸福圈”
出了門就能享受各項便民舉措,離家五分鐘就能獲得生活必備品,一個電話就能預約到第二天的早餐服務……大到普法宣傳、政務服務,小到一日三餐、家電維修,社區居民向往的這種便捷生活,“藏”于玉環市煙草專賣局近日打造的“三公里便民商圈”之中。
三公里便民商圈,一端連著社區居民的生活,一端連著個體商戶的收入,是連通經濟與社會微循環的“毛細血管”。每日清晨,位于玉環市經濟開發區的文文便利店都會迎來一大批訂購早餐的白領,店主陳亨利表示:“這附近都是寫字樓,公司多,卻沒有一個早餐店。今年,我在玉環市煙草專賣局的幫助下開通了早餐訂購服務,白領們能吃到熱氣騰騰的早餐,我小店的生意也比之前好了不少,真正實現了‘雙贏’。”
(圖為社區白領在文文便利店的早餐訂購本上訂購第二天的早餐 李宗安/攝)
在玉環市煙草專賣局轄區內,像文文便利店這樣實現雙贏的社區便利店還有很多,如此貼心的店鋪打造得益于玉環市煙草專賣局構建的便利型社區店建設模式。今年來,該局圍繞便利社區居民消費,以“圈”出便利生活為核心,全方位、多維度打通了惠民利民“最后一公里”,累計建成社區便利店7家,覆蓋周邊社區居民五千余人,以“三公里便民商圈”進一步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服務為了群眾、發展依靠群眾。下一步,玉環市煙草專賣局將不斷強化舉措,持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用國企擔當進一步連接起人民的美好生活,讓群眾擁有實打實的幸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