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濰坊市臨朐縣沂山鎮西圈村地處沂山腳下,已是初冬時節,但天氣卻并不寒冷,仍是一派秀麗的山鄉風光。村西頭有一家召平超市,外面懸掛著“鄉村振興示范店”字樣的銅質牌匾,在陽光照射下發出暖暖的微光。
12月2日中午,筆者走進召平超市,雖然店面不大,但布局合理,設立了單獨的卷煙經營區,新換的7組非煙商品低貨架拓寬了顧客視野;酒水、食品、日用品等商品分區陳列,整潔有序,顯得井井有條;墻上張貼著“鄉村振興”主題宣傳畫,墻角擺放了幾盆綠植,為店鋪平添了一股清新氣息。
“多虧了煙草公司的工作人員,比自己的事情還上心,服務真是沒的說。”談起店鋪改造過程,店主陳芳贊不絕口。
陳芳今年37歲,丈夫在縣城打工,店鋪經營全靠自己一個人忙里忙外,想提升終端形象但又不會改。針對她的實際情況,臨朐縣局(分公司)組織了十幾個人的幫扶小組,從店面設計、改造實施、商品上架到經營指導,全程靠上,整整忙活了一周時間。在濰坊農村市場,這種“精準式”客戶服務并非個例。如今,已有340余家這樣的鄉村振興示范店,在濰坊農村悄然出現,發揮著引領帶動作用。
濰坊是傳統農業大市,農村客戶占比52%,終端形象、經營觀念、經營能力相較城鎮明顯偏弱。“差距也意味著潛力。”濰坊市局(公司)網建市場科科長梁子敬介紹,“如何充分挖掘潛力,全面提升農網建設水平,提振零售客戶經營信心是我們今年重點研究的課題,歸根到底要靠客戶精細服務來實現。”市局(公司)圍繞客戶需求導向,堅持“一線工作法”,深入終端、貼近市場,設身處地為客戶著想,認真調研客戶“遇到哪些困難”“急需什么幫助”,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把服務做精落細,切實提高客戶獲得感和滿足感。
要“扶智”,先“扶志”。“落后”和“臟亂差”絕不是農村終端的代名詞。他們加大農村客戶經營指導幫扶力度,通過觀摩交流、巡回宣講、“頭腦風暴”,將現代化經營理念逐漸引入鄉村,轉變農村客戶思想觀念,讓客戶的潛在成長需求得到充分發掘。
在提升客戶經營能力方面,他們打出“組合拳”,建立和完善全市統一培訓課件庫,推行“線上+線下”融合培訓方式,為零售客戶“充電”賦能;大力發展農網現代終端,推行全商品掃碼、全方式支付、全店鋪管理的“三全”模式;堅持數據驅動,為每個客戶量身定做《精準經營指導書》,當好科學經營的參謀助手。
同時,濰坊市局(公司)還從創新工作機制入手,實施終端服務問題標簽數字化管理,建立了標簽分類、標簽應用、質量管控、銷號管理工作機制,搭建信息平臺,通過前后臺緊密銜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驗證服務效果,形成工作閉環。
此外,整合農村資源,引導客戶跨界經營,為零售終端賦予新的內涵。比如,以前村民網購要到鎮上的快遞代收點取件,非常不方便。今年7月份,坊子區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協調郵政管理部門,選擇部分終端設立郵政快遞驛站,輻射周邊村莊。這樣一來,既便利了農村消費者,又能夠幫零售客戶吸引客流、增加收益,一定程度解決了快遞“進村難”的問題,實現了多方共贏。“我們要做的,就是幫他們牽線搭橋,做好服務保障。”坊子區局(營銷部)副經理張建偉如是說。
“沒想到我也有當‘網紅’的潛質。”寒亭區開元街道馮馬楊孟村碧源百貨商店店主馮朋朋笑著說。他今年種植大棚蔬菜,一度為銷路發愁。客戶經理任財手把手教他利用抖音平臺直播帶貨,還不時客串一把“直播助理”,把經營的農副土特產品推向網友“購物車”。
“助力鄉村振興,農網建設大有可為。下一步,我們將把農村客戶精細服務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的重要內容,持續提升客戶滿意度和經營能力。”濰坊市局(公司)副總經理劉頌堅定地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