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石林,沐浴在暖陽中,街道干凈整潔,社區煥然一新。這個蘊藏著阿詩瑪傳說的云南彝族小城近日入選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的榜單。
從2020年始,一群特殊的“小紅帽”活躍在這個西南邊陲小城,足跡遍布了這里的大街小巷。清晨6點,石林依舊籠罩在昨日的夜幕里,未等天邊的魚白泛起,熊愛彬已經趕往她所負責的街道開始城市衛生志愿服務,“過去也會在這附近晨跑,現在隨身背個袋子,路邊有垃圾,我就一起帶走”,熊姐帶著一股子石林人獨特的質樸,說著說著便靦腆的笑了起來。
從社區,到街頭,從街頭,到巷尾,云南煙葉復烤有限責任公司石林復烤廠志愿者服務隊頭戴小紅帽、身穿紅馬甲,在文明城市建設責任區進行輪流值守,冬日的低溫也阻擋不了他們服務的熱情,每天早晨六點準時到崗參加志愿服務,累計開展245人次。全廠黨員通過雙服務雙報道機制,累計為所在社區提供各類志愿服務超過2000個小時。
“樓院更干凈了,街道更整潔了,還真有點讓人不習慣,現在大家逐漸習慣了垃圾分類,不再隨意把垃圾放在樓道里,這些變化都多虧了服務隊,生活在這里感覺舒適又溫馨。”家住石林縣天橋的居民李阿姨道出了對社區環境變化的欣喜之情。
正在志愿服務的黨員。楊毅驍 攝
華燈初上,樓下的廣場剛剛播完第一支歌曲,熱心腸的李大姐卻顧不上和幾個老友來一次飯后的“律動熱舞”。此刻,正是她穿梭于小縣城的各社區宣傳“衛生文明”的黃金檔期。“就得趕在飯后,這個時間宣傳效果最好”,李翠萍急著奔樓道里走,小到垃圾分類,大到防疫宣傳,都是李大姐的操心事兒,偶爾她也會忍不住和鄰居聊上幾句家常,又得匆匆趕著去下一家開展志愿服務。一年多來,54歲的李翠萍已經記不清走過多少家,訪過多少戶,你要是問起來她加入石林復烤志愿隊的初衷,“我是黨員,這都是分內的事”,人實在話不多,可能就是這支志愿隊的風格。
這一風格在石林復烤志愿隊里沒有例外,段敏自然也不例外。作為社區服務的先鋒,在他的眼里,亂堆亂放、亂停亂掛、亂貼亂畫、亂擺亂占都是大事,創文創衛就是要做的到入戶宣傳“敲得開門、進得了戶、談得上話”走進居民家中,逐條宣傳,就社區居民的意見建議一一作出回應,“一談,二問,三解答”,是老段做事的三板斧。眼里揉不進沙子的老段,心里便更容不下這不文明、不衛生的“亂”。剛剛處理完樓道里的小廣告的他,正準備和遛狗不牽繩的老街坊來一場深入淺出的談心談話。
這是熊愛彬晨練路上的上心事,這是李翠萍飯后停不下的操心事,這是段敏心頭放不下的關心事。天藍,水凈,彝鄉美,這是石林復烤志愿服務隊最開心的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