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那大棚不是養蟲么,現在咋還還養上魚了”“大棚咋養魚?得挖多大塘啊”“種蔬菜的大棚我見過,養魚的大棚還是第一次聽說,到底咋養啊”茶余飯后,貴州省開陽縣楠木渡鎮谷陽村的村民們議論著大棚養魚的事。
(大棚種植葡萄及蔬菜)
閑置大棚再利用,生態和經濟雙贏
村民口中談論的大棚是谷陽烤煙育苗大棚,以前,烤煙育苗結束,大棚就閑置起來了,一閑就是大半年,直到幾年前,在楠木渡鎮黨委政府的積極指導下,洛琪順烤煙農民種植合作社整合各類資源,充分利用大棚優勢,在閑置期的大棚里種上了葡萄、生姜等反季節果蔬,將兩個多季節“休眠”期的育苗大棚功效利用發揮得淋漓盡致,有效帶動了當地村民就業增收,獲得了谷陽村民的好評。
(大棚種植生姜)
自2019年起,貴陽市開陽煙草分公司就利用谷陽的一座閑置育苗大棚打造了一座綠色防控基地,養起了益蟲——蠋蝽,開啟了生物防治害蟲的綠色發展之路。剛開始大棚養蟲的事,也成了村民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大家都不太理解為啥在大棚養蟲?養了為啥還放飛了?但是隨著蠋蝽的擴繁和放飛,農田里害蟲的數量逐年減少,谷陽村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村民們才發現“這大棚養的蟲養得好、放得好”。
(大棚蠋蝽養殖人員正在清理養殖籠)
閑置大棚再盤活,再探致富新路
今年,谷陽村的烤煙育苗大棚里養了魚,免不了又成了村里的新鮮事。“說起大棚養魚,也是機緣巧合下,我們在縣農業農村局發現有大棚養魚項目,這個項目在廣東等地有很多成功的先例,但是貴陽還沒地方做過。在多方考察和協調下,我們通過‘合作社+公司+農戶’的方式最終爭取到了項目的落地”開陽縣洛琪順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俊介紹到。“之前我們充分利用閑置期大棚種果蔬實現了助農增收,現在我們利用大棚養魚項目再次盤活這座閑置育苗大棚則是想著帶動大家致富,你別看黃辣丁個頭小,但是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適應能力強、生長周期短、群體產量高、市場需求大”。
百聞不如一見,走進烤煙育苗大棚映入眼簾的是10余個并列排開,1米多高的圓桶大魚池,旁邊還有控溫設施時刻監控著棚內溫度,氧氣泵正往水里打著氧,走近魚池,還能看到池邊有一群黃辣丁正在池邊等待投喂。負責養魚技術指導的鄧能洪介紹到。“黃辣丁宜在水質清新、溶氧豐富、淤泥少、水深在1.5-2米的魚池養殖,最適宜生長溫度25-28℃。大棚養黃辣丁再合適不過,生長周期不僅比室外魚塘飼養要短,水溫、水質也更容易控制,換出去的養魚廢水中有殘餌和魚類排泄物,還能為其他大棚的果蔬提供營養。”
(大棚養魚合伙人正在喂魚)
說起未來的規劃,張俊充滿信心,“今年,我們先摸索把魚養好,明年我們還要探索‘魚菜、魚果共養’,構建集蔬菜栽培與魚類養殖為一體的生態系統,利用魚產生的排泄廢棄物為農作物生長提供富足的營養,經農作物凈化吸收的水作為養殖水返回,逐步實現物種之間和諧共生運行、生態互利的可持續循環型的低碳生態生產養殖。盡最大努力把這條致富路試出來、趟出來,幫助更多的農戶增收致富。 據了解,谷陽大棚今年投建了11個魚池,共投放了66萬尾魚苗,每個魚池成本在10萬元左右,總收入預計在200萬元左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