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六月,走進云南省賓川縣州城鎮葡萄合作農場基地,目光所及,百米葡萄長廊連成一片綠色的海洋,一串串碩大的“綠瑪瑙”掛滿枝頭。
賓川縣處于干熱河谷區,花果在這不分南北、不分四季,被譽為“高原葡萄城,南國吐魯番”。
目前,賓川縣的葡萄種植面積已達17萬余畝,預計產量40余萬噸。作為國內規模領先的縣域早熟葡萄生產基地,每年的5月到12月,賓川的優質葡萄便“飛”往全國各地,甚至走出國門。
賓川縣州城鎮的葡萄基地(潘怡融 攝)
“葡”寫致富經
這一段時間,葡萄基地開始忙碌起來,果農們分工有序,有的忙著查看葡萄長勢,有的在修剪藤蔓。大家都為葡萄上市做著最后的準備。
“州城鎮土地廣闊,干熱河谷種出來的葡萄口感香甜。大伙發展葡萄種植這條路算是走對了!”農場主張樹明說。
2007年,張樹明懷著增收致富的夢想回村種起了葡萄。由于過高的起步成本加上不懂技術,當初在外打工的積蓄很快就虧完了。張樹明不甘失敗,他更加認真地跟隨幫扶干部請來的專家學習葡萄種植管理技術,并申請到了小額免息貸款,重振旗鼓迎難再上。
漸漸地,張樹明摸索出了種植門道,他的葡萄品質一年比一年好,憑借著良好的口感,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客戶訂單不斷,他的葡萄基地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前來游玩采摘。
葡萄長勢旺盛(朱姝 攝)
“一個人富裕了不算真正的富裕,要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的富裕。”張樹明說。
2010年起,張樹明發動周邊20多戶群眾參與葡萄種植,并為他們免費提供葡萄苗和種植技術。在村委會的幫助下,他組建了集產品研發、休閑娛樂、生態養身、農耕體驗的農旅一體化示范基地。
小小的一串葡萄不僅富了張樹明,也“串”起了大家的增收致富夢。基地的擴張給附近的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正在修剪葡萄的工人張濤說:“我根據要求統一管理葡萄,基地給我們發工資,幼苗時期4000元/畝,之后是2000元/畝,年底還有總收益13%的分紅。今年葡萄總體長勢不錯,預計產量可達到260噸左右。”
?“外援”來幫忙
在賓川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的支持鼓勵下,州城鎮芝麻莊村村民李正紅開始發展葡萄產業。
“前幾年,隔壁村開始種葡萄,我和部分村民利用農閑時間到隔壁村葡萄種植地里打短工,學到了一些技術,后來我也嘗試著種植起了葡萄,然后領著大家一起種。”李正紅說。
特別在實施鄉村振興以來,賓川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積極改善村里薄弱的基礎設施,讓村民安心發展種植業,還以補貼的方式動員鄉親們修建地邊小水窖。李正紅所在的州城鎮芝麻莊土地耕作條件不錯,生產用水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后,葡萄產業更上一層樓。
“今年,我家12畝陽光大棚里葡萄都已掛果。工作人員還幫我開通了直播賬號,教會了我直播和拍短視頻。現在我經常會拍點視頻,把家鄉的特產宣傳出去,也吸引了很多游客過來打卡。”說起今年的“錢景”,李正紅信心十足。
助力興產業
現代農業不僅種得好,還要賣得好。賓川縣采取了“黨建+電商+企業+農戶”的產業助農新模式,聯合本地電商企業及合作社共同開展電商助力鄉村振興工作,通過入企指導、電商培訓、直播帶貨等方式協助本地電商企業及合作社開展葡萄等產品線上銷售。同時,給具有勞動力的防返貧幫扶對象提供快遞分揀、物流打包臨時工等增收崗位,保障其生活開支。
“黨建+電商+企業+農戶”的產業助農新模式既為農產品銷售插上“翅膀”,又讓掛聯幫扶戶參與到種植、加工、包裝、物流等產業鏈中,徹底實現了從“輸血式”幫扶向“造血式”幫扶轉變,以特色產業帶領更多群眾奔向鄉村振興的‘甜蜜’之路。”州城鎮山崗鋪村村委會主任楊彩賓介紹。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