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產業支撐、沒有經濟來源到產業興、村民富、鄉村美,這道題該如何解?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為定點幫扶的六盤水市水城區阿戛鎮群福村給出了解題思路——“路”。
群福產業路航拍。
2021年以來,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大力支持群福村公路項目建設,因地制宜鋪就產業路、打造振興路。至此,這個村走上了小康之路。
憶往昔 坑洼阻隔鄉與城
曾敏群是群福村從事卷煙經營的零售戶,也是群福村鋪就產業路的其中一名見證人。前些年一直在外地打工的她,2018年選擇返回家鄉,和丈夫一起在群福村謀發展。在她的心里,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自己富裕、家鄉更美。
但是,夢想實現的路上出現了兩座“大山”——經濟環境和交通條件的落后是現實的難題。
“每次進貨都要走路去幾公里以外,往返需要花費兩個多小時。到處都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不管進地干活,還是走訪親戚,走到哪都要穿著雨鞋。”回首過去,曾敏群感嘆地說。
水城曾是貴州省的深度貧困縣,地處大山腹地的群福村貧困程度更深。受交通條件限制,物資材料運輸成本高,農副產品運輸困難,不能滿足地方經濟發展需求,村民們生活艱苦,收入微薄,經濟條件十分困難。
“村里垃圾比較多,也沒有垃圾桶,大家沒有很好的衛生意識。”曾敏群嘆息道。
群福產業路建設前。
因地處偏遠,群福村的環境一直未得到有效治理,同時群福村貧困程度較深也導致了村民環保意識的不足。
交通建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因道路不便,村民生產生活和社會交往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運輸,導致農產品銷售受阻,村民增收受限,嚴重制約了當地經濟與環境發展,也影響了村民的生活質量。
看今朝 坦途建成促發展
2021年,一群大型挖掘機開進了群福村。這群挖掘機是為修筑群福村產業路而來,曾敏群的夢想逐漸變為現實。
“太感謝煙草公司了,有了他們修的這條路,我進貨方便多了,送貨時間大大縮短,農產品運輸效率也提高了,開車更穩更加安全。”曾敏群開心地說。
有了這條產業路,曾敏群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與此同時,她丈夫承包了30畝地種植烤煙,在烤煙生產環節帶動附近村民務工。而她經營著村里唯一一家卷煙便民終端,夫妻二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動了家鄉產業發展的同時,也為群福村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
群福產業路建設后。
“以前不能收送包裹,有了這條路后才有了物流。新路上現在衛生干凈,有了垃圾桶,村民們也開始注意環境保護了。”曾敏群笑道。
阻則窮,通則富。這條煙草公司捐資修建的10.05公里的產業路,有效改善了鹽井村至群福村的通行條件,解決了1280戶近3000人的行路難問題,降低了物資材料運輸成本,帶動烤煙、食用菌等產業發展,促進農戶增收致富,成為真正的“興富之路”。
謀未來 興業造福代代人
2020年,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投入幫扶資金在群福村建立了有機肥加工廠,采摘過后的菌包作為有機肥的加工原料,產出的有機肥施還煙田。有機肥加工在增加就業機會的同時,每年至少為村集體分紅40萬元,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2021年,群福村馬安組被確定為水城區鄉村振興示范點。在推動“廁所革命”過程中,建設水沖廁所、磚砌化糞池和成品化糞池,修建排水設施。同時,他們逐步完善文化娛樂設施,讓村民在農忙之余感受文明新風,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群福村村民曾敏群在整理煙柜。
如今的群福村,干凈平坦的通組路、入戶路相互交織,一棟棟民居錯落有致,處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駐村第一書記和村里的黨員干部一道,與脫貧戶結成幫扶對子,發展食用菌、蔬菜等產業,更好地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
未來的群福村,將在“黨群聯親、干群聯治、人才聯絡、村企聯營、支部聯建”的機制作用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道路通,百業興。一條路,見證著過去、現在和未來,群福村的這條路接續著產業振興之“路”,接續著村民小康之“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