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麗江市永勝縣片角鎮(zhèn)紅光村雖緊鄰金沙江,卻是一個“十年九旱”的地方,從江邊到村子近700米的垂直落差成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塹,紅光村村民每天望著碧波蕩漾的金沙江水,只能“水在山下流,人在山上愁”。
受缺水困擾,近年來紅光村的小春作物種植面積已經(jīng)減少三分之一,每年冬天因旱撂荒耕地近500畝。
紅光村地理位置。張迅攝
今年開春以來,紅光村持續(xù)高溫天氣,面對大春作物耕種,村民們心急如焚,其中最著急的當(dāng)數(shù)村民楊云翔。他的30畝沃柑即將采收,馬上還要種植10畝玉米和20畝烤煙,看著自家即將干涸的蓄水池,楊云翔又將目光望向了山下的金沙江。
“還是只能從金沙江引水。”楊云翔經(jīng)過多方打聽,得到了可以通過架設(shè)鋼管,布置增壓泵,采用四級提灌的方式將江水引到村里的方案。可楊云翔的高興勁還沒過,廠家給出的報價卻給他潑了冷水,十幾萬元的預(yù)算著實(shí)讓他難以負(fù)擔(dān)。
引水管道翻過1500米陡坡段。張迅攝
在一次閑聊中,楊云翔向永勝縣煙草專賣局片角煙站的工作人員提出了金沙江引水的想法,此時正值烤煙抗旱移栽關(guān)鍵時節(jié),煙站工作人員立即提交了抗旱資金申請,由永勝縣煙草專賣局提供價值4萬元的無縫鋼管。
鋼管一到位,楊云翔便開始了施工,從取水處到村里坡長1500米,高差近700米,最陡坡度有50度,很多地段人都站不穩(wěn),還得運(yùn)材料、焊接鋼管,難度很大。“人等得起,地可等不起。”楊云翔說。他發(fā)動起家里人、村里的親朋好友,肩挑手扛硬生生將250根9噸重鋼管全部架設(shè)焊接完成,用時僅15天。
引水管道投入使用。張迅攝
建設(shè)啟動前,很多村民都覺得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現(xiàn)在從金沙江邊向上眺望,銀色鋼管如同絲帶般纏繞在山脊上,隨著抽水泵“扎”進(jìn)碧綠的江水中“暢飲”,在身后三臺增壓泵的推動下,金沙江水“爬”過1500米陡坡段,跨越百米高差,“逆流”至紅光村,汩汩清流順著引水管道噴涌而出,楊云翔“異想天開”的引水工程正式完工通水。
工程建設(shè)成功后,每小時可引水25立方米,不僅滿足了楊云翔自己的莊稼用水,紅光村其他736畝烤煙和280畝玉米也可以用上金沙江水,改寫了當(dāng)?shù)亍把弁鹕辰鬟^卻不能用”的歷史。
如今,楊云翔的沃柑順利采果上市,玉米和烤煙也長勢良好。“今年估計能有40萬元的收入咧!”說完,他黢黑的臉上滿是笑容。
篤行致遠(yuǎn)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