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調運期間,浙江中煙杭州卷煙廠停車場內貨車整裝待發。 謝禮萍攝
1月28日,春節假期后上班第一天,浙江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東洲成品物流園區內一片忙碌景象。一輛輛送貨車整齊停靠在月臺前,一臺臺叉車來回穿梭,一箱箱卷煙離開倉庫踏上了通往市場的“旅程”。
穩產保供,物流環節暢通尤為關鍵。
吞吐能力8小時達到4萬箱、按時到貨率99.94%、訂單響應“T+0”(T為制單日,T+0為發運日)……浙江中煙成品物流堅持應變之道、謀劃應對之策、運用應急之法,在節日市場穩產保供中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
這樣的成績,是浙江中煙物流整體協同能力、應急組織能力和柔性服務能力的綜合體現。
“我們有裝卸工65人、物流部員工32人,人手最緊張時僅有裝卸工19人、物流部員工4人在崗,跨期調運遇到很大困難。即便如此,我們依然咬緊牙關按時完成了跨期調運任務。”浙江中煙市場營銷部物流部副經理梁啟榮激動地說。
之所以能夠保質保量完成任務,除了大家堅定信心、齊心協力,浙江中煙成品物流班組建設發揮了大作用,關鍵時期一人多崗、一專多能成為普遍現象。
制作崗位標準作業指導書及流程圖,確保兩地三點倉庫人員均具備開展各類作業的能力;多崗位設置AB角,在任務吞吐量不大于3萬箱時,于前一日16點前決定次日是否啟動分組作業……
在物流發展之路上,浙江中煙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歇。
受近年來疫情影響,合作生產卷煙調撥成為浙江中煙成品物流的一項重要課題。基于構建產銷一體化物流運行新格局,浙江中煙創新疏通“堵點”,與合作生產企業協同推進合作生產卷煙就地調撥。
去年以來,浙江中煙與6家合作生產卷煙廠協作,累計實現了4萬箱合作生產卷煙就地就近調撥,節省運輸費用600萬元。
秉持“需什么供什么,需多少供多少,銷多快跟多快,可以調整和退貨”的服務理念,浙江中煙不斷尋求更優方案,在合作生產就地調撥基礎上,創新實施工工備貨轉工商備貨就地調撥,大大推動了物流環節“速配”。
去年12月8日,發往山西運城的1800件“利群”(新版)在省外合作生產企業順利完成備貨移庫裝車,浙江中煙工工備貨轉工商備貨就地調撥業務正式拉開帷幕。
截至目前,浙江中煙合作生產企業中的5家共實現了4.3萬箱備貨移庫就地調撥,減少近400萬元的運輸費用,減輕了東洲成品物流園區8.6萬箱的作業量,縮短了工商之間約20天的供應時間。
同時,在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背景下,浙江中煙為穩產保供插上了“智慧”翅膀,通過數字化手段形成了一套柔性供應鏈管理模式。
在這一模式中,精準掌握需求是前提。
對于浙江中煙而言,不僅要掌握并分析商業客戶的需求,還需要掌握營銷部門、合作生產部門、技術中心、卷煙廠等多方需求。從供應鏈縱向和橫向角度識別并分析客戶需求,為浙江中煙物流數字化轉型打下了數據基礎。
“之前,合作生產卷煙物流信息基于紙質單據流轉,容易出現物流信息難以掌控、作業計劃難以預排等情況;現在全流程信息互聯共享,徹底解決了這些問題。”浙江中煙市場營銷部物流部經理張波介紹道。
通過建立合作生產卷煙物流信息共享機制,補齊物流業務數字化的短板,浙江中煙從吞吐量和庫存量兩個維度識別“高高”“高低”“低高”和“低低”4個物流運行周期。
在此基礎上,根據不同周期特點和需求,浙江中煙分別從貨源組織、計劃制定、庫存布局、人員組織和質檢報檢等方面制定柔性運行策略。
“在本次節日調運中,我們通過這一模式研判出備貨移庫期間為‘高高’周期、1月8日至15日進入‘低高’周期,并針對性制定柔性運行策略。整體來看,運行更加順暢、協作更加緊密、服務更加周到。”張波總結道。
新一年開局蹄疾步穩,浙江中煙創新動能有效匯聚,工商卷煙物流一體化運行模式不斷完善,持續以奮斗之姿為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