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之前種蔬菜水果,從來沒有接觸過烤煙,更別說雪茄煙?!闭f話的人叫孫天文,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物茂鄉人。
說起雪茄煙種植,這是楚雄州煙草公司在元謀縣實施的雪茄煙開發項目,涉及面積300畝,通過土地流轉等措施,像孫天文一樣自發種植的一共有17戶人家,今年是大伙兒種植雪茄的第一年。
元謀縣地處金沙江干熱河谷地帶,借憑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天然資源優勢,素有“天然溫室”之稱和“金沙江邊大菜園”的美譽。但也是這樣的氣候讓元謀縣全年平均溫度在17℃-30℃,尤其5月至8月,是這里最熱的月份。在這樣的氣候下,相較其他,種地成了更為辛苦的職業。
高溫之下,為了幫助農戶在用地“淡季”增加收入,煙草部門結合產業特點,用實際行動踐行“憫農”。
今年53歲的孫天文當了半輩子種蔬菜的“行家”,但面對雪茄煙種植卻成了“小白”。
(工人在晾房晾制煙葉 張靜梅攝)
村里的大伙兒和孫天文一樣,一開始也有些顧慮,種不好怎么辦?沒有經驗怎么辦?……
為了讓農戶吃下“定心丸”,云南楚雄州煙草公司元謀縣分公司的技術員們把“辦公室”搬到了煙地旁,從理墑、移栽、施肥到中耕管理……每個環節都手把手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誰家有疑問,技術人員就把“小課堂”開到誰家田里,遇到疑難雜癥,還會第一時間邀請省煙科院的專家進田“問診開方”。
愛農,關鍵要讓農戶的“錢袋子”鼓起來。孫天文給筆者算了一筆賬,“每年4月份到8月份是土地利用的淡季,地閑著我們就沒有收入,但種上雪茄正好能補上這一段空檔期”。另外,“相比蔬菜,種雪茄成本也更低,以前種番茄,一畝地單苗錢就要兩千多,而且這兩年行情不好,價格也不穩定,種雪茄不一樣,訂單生產,只要管好了收入是穩定的。”
遇到孫天文的時候,他正好來交售煙葉:“一噸多,買了9000多元?!睂O天文種了2.5畝,“加上肥料、機耕、滴灌、苗補等六七樣補貼,今年預計能有22000元的收入。”孫天文估摸著等雪茄種完再種上一季蔬菜,今年的收入就“穩”了。
(孫天文夫婦在田間查看煙葉長勢 張靜梅攝)
愛農,更要護農。讓孫天文真正享受到“管家”服務的是在采收、交售環節。
在楚雄州,物茂鄉的這17戶農民是雪茄煙種植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胺N下去有人教,種出來有人管。”這是煙草部門用實際行動踐行的承諾。
煙草部門的技術人員便駐扎在煙田旁,和農戶一起“守著”這片雪茄煙成長。
煙草公司駐扎在晾制點的技術人員楊萌說:“我們根據每家每戶的煙葉成熟度嚴格按照技術標準,以發放‘準采證’的形式詳細告知農戶采收的葉片數,確保熟一片采一片?!?/p>
為了減少運輸和二次分級機械損傷,技術人員按照收購標準,強化農戶、入田預檢員對優化結構和鮮葉分級技術培訓,以便指導農戶在田間就能把鮮煙葉按等級分好。
“煙草部門在發放準采證的同時,還把裝煙框也送到田間地頭,指導我們初分等級,我們按級分類裝筐運輸,拉到收購點就能直接交售?!睂O天文說。
(工人在晾房編煙 張靜梅攝)
為了節約農戶時間,煙草部門的技術人員會按照移栽時間和生長情況,為他們預約交售量和交售時段?!拜喌轿壹业臅r候,600公斤煙葉30分鐘就能交售完畢?!笔S嗟臅r間孫天文就能騰出手來做其他的事。
因為需要“統一晾制”,煙草部門就把晾制點規劃在了煙田附近,農戶用小三輪運輸,兩三分鐘就能到達。
不采煙的時候,孫天文兩口子就到晾制點幫合作社編煙,“每桿1.2元,一天下來多的時候人均200多元,少的時候也能有100多元?!毕駥O天文兩口子一樣在合作社幫忙的鄉親有10多人,有本村的也有附近村的,揣著煙款,編著自家的煙還有工錢拿,孫天文的干勁兒更足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