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近年來成為全球最流行的詞匯之一。這個詞的概念始于1997年,指家庭或個人以環保為目的,通過購買經過認證的碳信用來抵消自身的碳排放。隨著2015年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召開,聯合國成員國達成了一個共識:在2050年到2100年之間,全球實現“碳中和”。196個締約方將采取朝著低碳、有彈性和可持續化發展的戰略方向行動。
新時代:中國的“雙碳”戰略
2021年全國“兩會”上,碳達峰、碳中和首次被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國正式開啟“雙碳”元年。
“雙碳”本質是一個承諾,是中國給世界的承諾。目標明確規定,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向全球首次明確實現碳中和的時間點。意味著,未來幾十年國家很多政策都會變,但是有一件是確定的:在2060年(即40年之內)中國要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即向空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與我國自己消化掉的溫室氣體完全抵消。
新時代喚起新擔當和新使命,在我國的“3060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中國企業該如何趕赴時代之約,謀變突圍扛起社會責任與擔當?這成為四川中煙踐行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與綠色生態發展的關鍵性思考。
新擔當:四川中煙的“碳中和”之路
首先踐行“碳中和”發展之路,需要從企業本身出發。四川中煙始終堅持把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作為公司的戰略發展目標,積極搶抓綠色低碳轉型機遇;堅定不移做中式雪茄的領導者,從產品端來考慮,全力推動企業與品牌高質量發展,由原來的低碳產品進一步實現向“零碳產品”的轉變。
“零碳”并不是不排放二氧化碳,而是通過計算溫室氣體排放,設計綠色低碳的方案抵減“碳足跡”,減少碳排放從而達到“零碳”,即碳的零排放。這是企業實現“自然、健康、環保”的綠色理念,也是生產追求“可持續性發展”的長遠目標。
四川中煙提高企業自主貢獻力度,入局“碳中和”其實早已有跡可循——2020年開始,四川中煙已在積極謀劃“綠色化”轉型,按照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理念,充分考慮產品綠色化、低碳化設計,加大節能降排降耗項目投資,強化綠色化智能化技術改造力度,持續降低單位產出能源資源消耗。單位雪茄產品碳排放量2020年為114kg,2021年已下降至103kg,降幅9.65%。
今年3月以來,四川中煙持續推動產品“碳足跡”核算工作,計算出了長城(GL1號)的產品碳足跡數據。“碳足跡”通常是用來表示某個產品在生命全過程中,溫室氣體排放的集合,“產品碳足跡”數值越大,代表著“二氧化碳”產生得越多,反之亦然。
經過三方權威認證機構核算,長城(GL1號)的產品碳足跡認定為366g/盒(五支),并于近日成功取得認證機構“產品碳足跡”和“產品碳中和”的認證證書;2021年該產品的碳足跡總量為688.7kg。
換句話說,2021年生產長城(GL1號)產品所產生的碳排放總共為688.7kg。四川中煙通過購買國內認可減排量688.7kg,抵消了該產品的碳排放量,從而實現了2021年產品零碳排放。
這是四川中煙首款“零碳產品”,也是國內首款“零碳雪茄產品”。
新作為:首款“零碳雪茄產品”——長城(GL1號)
長城(GL1號)被譽為“中國雪茄鼎級價值標桿”,它集長城雪茄百年工藝之大成,它樹立了中國雪茄的價值新標桿,更是世界頂級雪茄中獨具特色的東方力量。以最稀缺的原料、最精湛的工藝、最嚴苛的品質,將中式雪茄“醇甜香”風味完美呈現。2018年,在國際雪茄雜志《Cigar Journal》盲評競賽中獲得95高分,以世界頂級品質成就中國雪茄頂級價值標桿。
在國家“3060雙碳目標”目標出臺后,四川中煙率先響應碳中和戰略,深度助力“零碳”轉型,成為國內首批啟動碳中和行動的煙草企業之一。同時,全面貫徹“十四五”規劃新發展理念和行業高質量發展要求,全力推動企業與品牌高質量發展。只有高質量發展才能夠實現碳中和,而碳中和反過來又印證了什么是高質量發展,用環保的尺子丈量出一條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也是碳中和最重大的意義。
四川中煙在引領品牌高質量發展同時,積極踐行“碳中和”發展理念,無疑為行業提供了一個新時代可持續化發展的綠色樣本。下一步,四川中煙將持續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之路,力爭將企業千元價位卷煙產品打造成為國內首款“零碳卷煙產品”,逐步探索“零碳工廠”的實現路徑,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