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電影中,每當大佬拿出雪茄品吸,在煙霧繚繞的氛圍中人物關系暗流涌動,戲劇張力不言而喻。這也讓一些茄友有一種錯覺,是不是煙霧越大的雪茄,越帶派,品質也越好。除此之外當我們在品吸不同尺寸的雪茄時,也是尺寸越大煙霧更足,口感也更好,畢竟只有大尺寸的雪茄才會產生足量的煙霧從而使之氣味不斷發生演變。但作為雪茄謎的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卻說:“上等的雪茄不應太大,也不要過小,燃燒比較均勻,哪怕你從角上點燃,火焰也會自動彌補你的失誤。劣質雪茄就不同了,煙霧繚繞,如同蒸汽機車,散發出的味道更令人窒息。”那么煙霧是怎么形成的呢,雪茄煙氣量越大是否越代表品質就越好呢?咱今兒就來盤一盤雪茄煙氣里頭的門道。
說到煙霧,只要燃燒就會自然而然的產生,而影響雪茄燃燒的因素則有很多。
首先不能避開的就是雪茄的成分。從雪茄的整體結構來說,它并不是一整根木頭,它是由煙葉組成的,這些煙葉像是一個小柴堆,它們之間的結構決定了雪茄的燃燒性和吸阻力。雪茄的煙葉一般分為三類,大致分為味道輕淺的Ligero,中等濃度的Volado,和最濃厚的Seco。一般來說油脂最多的煙葉,茄芯就會更強更干。而茄芯也會因為直徑的不同,而導致結構和味道也都不同,直徑較大的雪茄能包扎更大量的茄芯,所以更能產生完滿和復雜的味道。
說到了直徑,也不能忽略長短,一般來說長茄芯會用整塊煙葉制成,短茄芯往往也被稱為混合型茄芯,會使用切碎的煙葉、莖等制成。雪茄往往又分成全手工制作的雪茄和機制作的雪茄,全手工制作的上等雪茄,煙芯必須是片狀的,一般煙芯要是用機械切成絲后,煙葉的纖維組織和其中的化學成分會產生較大的變化。如果雪茄煙葉填充不足或者卷功太差的情況下,就會導致雪茄過于松散。在燃燒的時候會有氧氣進入到雪茄還未完全燃燒的地方,從而就會產生大量的煙霧。當雪茄煙葉填充不足或者卷功太差的情況下,就會導致雪茄過于松散。在燃燒的時候會有氧氣進入到雪茄還未完全燃燒的地方,從而就會產生大量的煙霧。這個情況下,就未必是雪茄品質好壞的情況了,而是雪茄結構出現了問題的一種體現了。
既然煙霧和燃燒有關,又離不開其中的結構,那么導致這“結構”燃燒快慢的變量因素就和雪茄的切口以及品吸快慢息息相關。雪茄切口也是雪茄煙氣量的關鍵因素,切口越大,煙氣量就會越大,相反,切口越小,煙氣量也就越小,燃燒速度也越慢。各位雪茄老炮都知道,雪茄的嘴頭剪不好,再好的雪茄煙您也無法享受到它的純正的品位。一般剪雪茄煙嘴頭時最佳的位置在60%左右。
不過這雪茄的型號也多種多樣,當然也會根據不同型號進行切口的調整,要是遇到環徑較大的雪茄我們當然也可以通過茄帽的開口大小來調節雪茄煙氣量的大小。那如果我們的切口又大品吸的又過快,自然這雪茄煙氣濃郁的就會像是大煙囪。在快速品吸的過程中雪茄燃燒截面后段位可達到燃燒溫度,空氣量不足,燃燒不夠充分,都會產生大量煙霧。這可不是什么仙境般煙霧繚繞的體驗,嗆人才是最大的體驗,煙霧中的大顆粒和澀味很重,抽吸時候的體驗感也會很差。
除了切口大小和品吸快慢這樣的變量,還有一個很多人會忽略的小細節也會影響雪茄的煙霧量,那就是彈煙灰的頻率。抽雪茄當然不像是抽煙那樣需要頻繁彈煙灰,雪茄一般情況下需要保留一寸左右的煙灰,以降低雪茄燃燒截面的溫度,這樣可以讓雪茄的燃燒的保持比較低溫平緩的狀態。一旦頻繁彈掉煙灰,雪茄燃燒截面就會直接和氧氣接觸,這樣一來,溫度就會上升,這樣煙氣量就會迅速增加。
當我們控制好這些因素后,剩下的就是和我們平時如何保養雪茄息息相關了,雪茄的干濕度對品吸的影響其實并不難理解。這就像我們點火柴,要是受潮當然就燃燒受阻,要是太干又會燒的過快導致煙霧嗆人,雪茄也是同理。雪茄是吸濕性的,雖然它可以從周圍環境里吸收水分,它也可以很容易失去水分。
大佬們一直說雪茄要保濕保濕是因為雪茄在干透的情況下極有可能會風味盡失,即使搶救可能效果也不盡人意。適當的濕度和水量能保證雪茄的燃燒質量,更可以讓整支雪茄均勻燃燒,讓煙草中的糖和油混合,讓我們享受到它本身所具有的口感。一旦雪茄過干就會燃燒的又熱又快,口感會變得又苦又澀,要是過濕就會因為受潮而導致吸不動,可能會讓多余的口感變得單一而沉悶。所以雪茄的煙氣量并非是衡量雪茄品質好壞的唯一標準,優質的雪茄應當是很多方面因素結合而成的。
在這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品吸時的感受,個人感受才是決定雪茄好壞的最佳標準。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