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回歸線穿過的云南普洱,得益于日照、降水、溫度、濕度等自然資源,被稱為“綠海明珠”。這里盛產咖啡、芒果、茶葉,也成為云南雪茄煙葉的重要培育基地。
近日,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整董鎮雪茄煙葉基地大棚內,一排排、一列列雪茄煙葉長得整齊有序、清秀健壯。
2019年以來,通過科研試種、規模化訂單化開發,普洱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持續推進雪茄煙葉高質量發展,先后確立了雪茄種植最適宜區、適宜區、重點區域和后備區域。依托天時與地利,普洱市成為云南雪茄煙葉種植適宜區覆蓋范圍最廣的地區。
普洱市煙草專賣局(公司)認真貫徹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戰略部署,圍繞開發高端特色雪茄原料、實現中式雪茄原料國產化目標,通過政企、工商合作,構建了基地、技術、組織、設施四大模塊,堅持全市“一盤棋”推動雪茄煙葉種植開發。
雪茄煙葉生產應用需要經歷育苗、移栽、采收、晾曬、發酵、分揀、醇化等一系列過程,再轉變為雪茄的茄衣、茄套和茄芯,其間要經過500多道工序。
普洱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局長、經理廖文程坦言:“專業化生產推動了普洱雪茄煙葉生產高質量發展。”
為保障雪茄煙葉種植質量,普洱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成立專門技術指導團隊,加強種植過程技術指導。
在整地理墑、移栽、田間管理、封頂抹杈、采收晾制等關鍵環節,他們通過組織座談培訓、現場培訓,加強關鍵環節技術交流和指導,提高種植技術標準化水平。
在采收晾制期間,他們先后與云南香料煙有限責任公司和玉溪市煙草專賣局(公司)、臨滄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開展經驗交流,取長補短,進一步提升種植技術。
今年,普洱市按照“云南優質雪茄煙葉栽培技術”集中移栽雪茄煙葉2900畝,按照“古巴栽培技術”和“多米尼加栽培技術”完成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100畝雪茄煙葉移栽。
配套設施的完善,是專業化生產的重要保障。2022年,普洱市投入配套設施建設資金,新建遮陰棚9處700畝、晾房6群215座,并全部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全市現有遮陰棚12處1350畝、晾房7群285座,為晾制出優質雪茄煙葉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保障。
在規模化開發過程中,普洱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嚴格按照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優質雪茄煙葉種植要求進行管理,先后出臺指導雪茄煙葉規模化開發的工作意見、技術方案以及鮮葉收購、晾制工作方案等,各部門各司其職,協同推進規模化開發,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工作氛圍,為雪茄煙葉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在普洱小城步行街,盛唐酒行店主張迎春熱情地招呼著來往的顧客。
“在煙草公司幫助下,我家茶室打造了雪茄吧,今年客人明顯增加了。”張迎春介紹。
“我們不斷建設完善雪茄終端,探索推進終端營銷從產品營銷向文化營銷轉變。”普洱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副經理張怡介紹。
普洱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以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營銷一體化平臺建設為契機,充分利用現有“客戶直通車”平臺、終端系統,引導零售終端加強與消費者的互動,洞悉消費走向,推動雪茄煙精準高效營銷。
他們探索建設“分析、布局、體系、培育”四個雪茄煙營銷模型,加強場景式營銷建設,利用新媒體平臺,因地制宜打造雪茄終端。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成雪茄終端97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