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稱在G689次高鐵上發現有乘客在吸電子煙。這一話題引起眾多關注。隨后,12306客服回應稱,高鐵上可以攜帶電子煙,但不能抽煙,高鐵列車全列是禁止吸煙(包括電子煙和普通香煙)的,工作人員巡視過程中若發現有煙味會進行警告,直接發現乘客吸煙,會通知乘警和列車長來處理。
吸煙有害身體健康,電子煙也是如此。大量研究表明,無論是電子煙的煙液成分,還是其加熱后產生的氣溶膠,都存在健康風險。近年來電子煙變得流行起來,人們對它有害一面的認識還是顯得不足,青少年使用電子煙的情況更是值得擔憂。中國疾控中心今年發布的監測結果顯示,中學生電子煙使用率比大學生更高。另有數據表明,2021年上海成人吸煙率穩中有降,電子煙使用率則繼續上升,尤其在青少年群體中更為凸顯。
將電子煙納入嚴格監管,已成趨勢。《電子煙管理辦法》明確從今年5月1日起,禁止銷售除煙草口味外的調味電子煙和可自行添加霧化物的電子煙,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產品;全國多地已將電子煙納入控煙范圍,禁止在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內使用電子煙。高鐵動車上,有的乘客認為自己抽的只是電子煙,或是以為電子煙隱蔽性強、抽一口不要緊,但在被乘警、工作人員發現或其他乘客投訴后,依然受到了處罰。
對于已將電子煙納入控煙范圍的地方和場所來說,“禁煙包括電子煙”值得一再重申,擴大相關規定的知曉度,保證監管執法的力度,防止有人誤以為電子煙不是禁止對象,或是抱有僥幸心理。與此同時,還應進一步推動將電子煙納入更多地方和場所的控煙范圍,提高人們對電子煙危害的正確認知,尤其要遏制青少年群體使用電子煙的增長趨勢,防止電子煙成為青少年的“第一口煙”。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到2030年,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降低到20%。”控煙關系公眾健康,需要持續推進,營造更多無煙環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