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無煙城市建設又邁出重要一步。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已通過《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修正案,并于2022年10月28日起正式施行。電子煙被納入公共場所禁煙范圍,即全市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內及部分公共場所的室外區域禁止吸煙(包括電子煙)。
電子煙算不算煙草?應該采取何種監管手段?禁煙的公共場所能不能吸電子煙?類似這些問題的答案,一段時期內處于較模糊的狀態。而另一邊,酷炫包裝、水果口味及聯名營銷等,使得不少人特別是青少年被電子煙吸引。有數據表明,2021年上海成人吸煙率穩中有降,電子煙使用率則繼續上升,尤其在青少年群體中更為凸顯。
隨著對電子煙危害性的認識加深,電子煙逐漸脫離了模糊地帶,被納入嚴格監管。去年11月,國務院發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決定,明確“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本條例卷煙的有關規定執行”,意味著電子煙正式納入煙草體系監管。今年5月,《電子煙管理辦法》正式實施,禁止銷售除煙草口味外的調味電子煙和可自行添加霧化物的電子煙,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產品?!峨娮訜煆娭菩試覙藴省芬灿?0月1日開始施行,著重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力度。
將電子煙納入公共場所禁煙范圍,同樣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實際上,像高鐵動車等公共場所,已明確規定禁煙對象包括電子煙和普通香煙,有的乘客誤以為電子煙不是“煙”、不在禁止之列,或抱有僥幸心理、認為電子煙較隱蔽,都在被發現吸電子煙后受到了處罰。值得注意的是,上海這次還發布了新版禁煙標識,把電子煙也包含其中,這有助于人們對“禁煙包括電子煙”形成直觀的認知、深刻的印象。
有了相關規定之后,還需要通過宣傳引導,讓更多人了解電子煙的危害性,并將法律法規和監管落到實處。讓人們逐漸形成這樣的共識:電子煙也是“煙”,不能吸普通香煙的地方,一樣不能吸電子煙。創造更多無煙環境,打造社會共治的無煙城市,將使更多人的健康從中獲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