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有將近20個城市出臺了地方無煙立法。但這些地方的無煙立法是不是對電子煙也適用?有些地方比較明確,而有些地方則比較模糊,這是需要去完善的地方
近年來,我國電子煙產業快速增長。
根據中國電子商會電子煙行業委員會等聯合發布的《2021電子煙產業藍皮書》,2021年,我國電子煙零售市場規模達197億元人民幣,同比2020年的145億人民幣增長36%;國外市場零售規模800億美元,同比大增120%,三年復合增長率為35%。
然而,隨著產業的快速興起,我國電子煙市場暴露的問題日趨嚴峻。具體來看,國內電子煙產業無序發展,電子煙產品安全隱患凸顯,一些產品存在煙堿(尼古丁)含量不清、添加成分不明,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
為規范市場秩序,國內不斷加強對電子煙的監管力度,特別是近兩年,政策更是密集發布。
2021年11月26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公布實施;同年11月30日,電子煙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同年12月2日,國家煙草專賣局公布了《電子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今年5月1日,《電子煙管理》辦法正式施行;10月1日電子煙國家標準實施;近日對電子煙開征消費稅。
那么,從目前行業現狀來看,相關政策的出臺是否達到了預期治理效果?市場發展中是否還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與經濟政策合作中心主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鄭榕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時坦承,與過去相比,電子煙市場發展進步很大,但仍存一些完善空間。鄭榕以世界衛生組織所倡導的6項綜合控煙策略(MPOWER)對此進行了分析。
1
監測煙草流行情況,煙草產品在人群中有多大流行率,使用煙草產品的消費者占比有多少。就電子煙這塊,當前這項工作做得還不夠。
2
保護人們免受二手煙的危害,主要就是要實現室內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100%無煙。當前,我國有將近20個城市已經出臺了地方無煙立法,但這些地方的無煙立法是不是對電子煙也適用?有些地方比較明確,比如深圳,而有些地方則比較模糊,這也是需要去完善的地方。
3
提供戒煙幫助。實踐中,不少人將電子煙當做戒煙替代品,目前對電子煙的危害性雖然研究得不像卷煙那么充分,但電子煙里面的煙堿含量還是很高的,把電子煙當做戒煙替代品這塊爭論很多。對此,監管部門以后如何制定相應措施、對此進行規范還是有一定完善空間的。
4
煙草健康危害警示。目前來看,卷煙的包裝上都有相關警示,但電子煙這塊好像宣傳的多是其危害性較小,甚至宣稱沒有危害性,有些甚至還宣稱有治愈的效果等,這方面也亟需改進。
5
禁止煙草廣告和促銷。我國對傳統煙草不可以直接做廣告是有明確規定的,但相關規定是不是直接適用于電子煙,估計以后會適用,但當前還是可以看到電子煙廣告的,這點也需要明確。
最后則是提高煙稅。目前“靴子”已經落地,接下來也會逐步推進、完善。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