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于電子煙稅收公告下發,電子煙巨頭企業思摩爾國際和霧芯科技股價暴漲。從長周期來看,電子煙企業們的市值雖仍與高點相去甚遠,但這次也是行業混亂監管干預后,最為明顯的一次信心提振了。
公告指出,將電子煙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在煙稅目下增設電子煙子目。這意味著電子煙行業往后將更為規范,頭部玩家或能找到一線生機。
除此之外,在電子煙股價暴漲前,10月26日上海市啟動了一款吸入式新冠疫苗。據了解,這款疫苗只需要吸入霧化疫苗,屏氣5秒便可完成接種,而其中的霧化技術與電子煙的霧化科技似有異曲同工之處,因此坊間多有猜測,二者或有不為人知的關系。
01 戒煙與啟蒙
人們常問電子煙還能活多久,可縱觀這一行業歷史,看似搖搖欲墜,實則地基穩固。
2003年,“電子煙之父”韓力立下幫世人“戒煙”宏愿,正式拉開現代電子煙序幕。但自全球第一支電子煙“如煙”誕生時,人們或許從來沒想過這個為減害而生的產品日后能夠發展成龐大產業。
彼時歐洲市場較國內更為開闊,菲莫公司、羅德瑞拉以及雷諾美國等煙草巨頭便盯上中國大量廉價勞動力,紛紛進入國內建立工廠,將電子煙推向國際化。而這不單充裕了海外市場,還倒逼國內電子煙市場進一步開放。大量煙民在國外研究報告中“電子煙有害成分低于卷煙”的影響下,紛紛購入電子煙。
餅烙大了,都漏洞百出,行業失控久了,更是亂象重重,魚龍混雜。
直接反映就是眾多商人將電子煙銷售至未成年人手中,雖然電子煙危害較小,尼古丁無毒性,但其上癮性較卷煙更甚。兒童和青少年極易受尼古丁影響,較成年人更容易產生依賴性。這也讓本是幫成人戒煙的助手,逐步淪為了未成年抽煙“啟蒙”的上癮工具。
除此之外,企業和產品良莠不一,存在不安全成分添加、煙油泄漏、劣質電池等嚴重質量安全隱患。
據天眼查顯示,巔峰時期我國共有超15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含“電子煙、電子霧化器”的電子煙相關企業,市場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對應的產品質量也是參差不齊。流通的各類電子煙產品在原材料選擇、添加劑使用、工藝設計、質量控制等方面更是令人咂舌。
如龍崗、寶安一帶地方,自2018年起便有上百家小生產廠每日輸出近上百萬只“三無產品”。外加微商橫行,導致市場混亂,部分商家更是借用電子煙名頭,銷售非法電子煙、上頭電子煙等,做出違法亂紀之事。
此外各大企業為爭奪市場份額,提高產品吸引力,隨意添加各類添加劑以改變電子煙口味和煙油顏色,突出不同口味。
而整個市場大量的廠家內卷,輸出的口味數不勝數,致使煙民們從“煙癮”變成“口感”,“尼古丁上癮”轉為“口味上癮”,連成年人都難以抵擋的“甜味”誘惑,使本就對新鮮事物與口味體驗有著無限探索欲的青少年更加難以抵擋,因此電子煙口味不斷推陳出新,未免含有誘導青少年抽煙的潛在意味。
對于任何行業而言,監管從來都不是一件壞事,最壞的是沒有監管,在孱弱混沌時無人問津,發展至規模又不被允許存在。改革開放四十余年,從無到有建立市場的過程中,各種技術、產品和模式被創造又普及的過程中,大多數如今具備規模的行業都離不開這個過程。
電子煙行業亦是如此,2018年國家監管部門發布了《關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的通告》,將未成年群體剔出電子煙的受眾范圍;2019年發布《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將互聯網行業剔出電子煙的營銷渠道;2022年又發布《電子煙管理辦法》,明確表示電子煙不應該呈現除煙草味的其他口味。
這一切都在收束電子煙的混沌狀態,使其向著正規香煙靠攏。古言大浪淘沙,如今大浪淘“煙”,歷經三次監管的篩選和糾偏,電子煙賽道終于等來了“稅收”這一關,也算跨過了生死線。
今年10月28日,一則將電子煙納入煙草稅收的消息,猶如一絲微弱的光亮,映入這一艱苦賽道。電子煙的發展早期,離不開代工和出海貿易,但好在電子煙終于不至于落到始終沒有個“名分”只留下出海的結局。
以稅收之名,將電子煙正式歸入煙草行業,向卷煙靠攏,同臺競爭。加之稅收調整對內不對外,電子煙企業出口退稅13%,也讓玩家們有了喘息之機,度過最后的整頓。縱然此舉將丟失大量喜愛獨特口味的需求側用戶,可之后未必不能重獲國人喜愛,以此涅槃,再得藍海。就目前來看,本次的股票急速拉,說明市場還愿相信電子煙行業能把握最后的希望,把故事繼續寫下去。
02 電子煙還有多大想象力
最直觀的,霧化技術原理是加熱沸騰霧化,也就是利用陶瓷芯把油倉里的煙油吸附至加熱膜加熱至沸騰,產生霧化蒸汽。
而無論是醫用酒精噴霧、哮喘噴霧劑的離心式霧化,還是加濕器的超聲波霧化,亦或是醫療壓縮霧化機的壓縮霧化,幾乎市面上所有的常見的醫療霧化方案都是機械原理霧化。
03 寫在最后
監管雖好,但快刀斬亂麻必然也會有陣痛,或許有些企業會難以承受,但這是行業邁入正軌融入主流的必由之路。唯有真正度過這一時刻,才算在未來站穩腳跟。
況且,從產業發展角度看,也需要企業向更可持續發展的行業進發。
電子煙可以尋找新出路、新曲線。倘若只是蹭熱點,那還是回歸本心為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