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卷煙廠卷包車間成品庫物料運輸通道前,輔聯電氣維修班班長楊京正對1組安全光柵和4組屏蔽傳感器組成的新型安全防護裝置進行日常檢查。
“改造后,成品庫人、物料識別準確率、非安全進入促發報警準確率提高至99.7%。”楊京臉上帶著笑容,一邊調試設備一邊介紹道。
近年來,成都卷煙廠加強部門聯動,堅持以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引進吸收新技術為手段,重點著力推進物料運輸通道控制“識別線”和人機安全“保護網”,全力推動成品庫生產安全保障水平躍上新臺階。
創新思路,建立精準控制“識別線”
“為成品庫物料運輸通道安上一雙‘眼睛’,正確識別人和物料,是實現安全與效率協調發展的必要手段。”卷包車間設備工程師倪純毅說。
2021年6月以前,卷包車間成品庫物料運輸通道檢測器不具備人和物料識別功能,一旦人通過物料通道非法進入設備工作區域,設備無法報警停機,存在安全隱患。
如何快速尋找突破口,形成“快贏”措施是破解難題的關鍵。
卷包車間高度重視成品庫安全風險管控建設,集中技術骨干力量成立項目組,嚴格按照“PDCA”程序進行問題原因查找、對策制定及效果檢查。項目組成員充分使用“頭腦風暴”法,提出加裝4組對射式光電傳感器,以觸發順序邏輯的方式實現人和物料有效識別,原理是:傳輸平臺速度勻速可控,物料會按順序依次觸發傳感器,人行走速度不可控,無法依次觸發傳感器從而導致設備報警停機。按此邏輯策略,項目組深入開展專項攻關,結合現有裝備技術,討論、梳理、匯總解決措施,以快速性、穩定性及準確性為目的,在原檢測器基礎上重新改造并調試4組對射式光電傳感器,同時組織電氣團隊完成自主編程寫入PLC控制器,成功賦予成品庫精準識別“眼力”,完美解決問題。
群策群力,打造人機安全“保護網”
難題總是接踵而至。2021年8月,改造后的4組對射式光電傳感器雖然能實現人、物料識別功能,但由于檢測點單一、輻射面過小,依然存在人為非法跨越導致檢測失效的重大風險隱患。
面對問題,輔聯機械團隊提出了大膽設想:“我們為何不織一張網?”
“或許,可以增加一種以光信號傳輸、以面為檢測區域的傳感器來滿足需求。”順著思路,輔聯電氣團隊提出了解決方案。
項目組結合機電團隊提出的想法反復研討,通過收集資料、查閱技術手冊,一致決定采用增加1組“安全光柵”為最終方案。方向、目標確定,項目組積極發揮人才集群優勢,以機、電協同配合為手段,齊心協力在短時間內快速完成機械布局安裝、信息通訊連接、報警信號接入,最后在多次模擬測試數據達標后,成品庫安全光柵防護裝置正式啟用,一張安全“保護網”就此展開。
“研發后的新型安全防護裝置在準確性、穩定性,安全性等方面均達到預期目標,為工廠設備安全防護系統的迭代升級積累了寶貴經驗。”卷包車間負責人說。
目前,新型安全防護裝置運行平穩,迅速在成品庫投入應用。經設備安全風險評估,成品庫物料運輸通道7個潛在風險全部為低風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