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攀枝花消息 4月16日,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平地鎮馬頭村的煙農榮喜良在收完最后一茬黑麥草后露出了微笑。陽光四月,平地鎮黑麥草已進入尾聲,皮卡車帶走了一捆捆黑麥草的同時,留下了農戶一個個干勁十足的身影。隨著雨水的光臨,全鎮另一個農業支柱產業——烤煙移栽接踵而至。
“今年我的20畝黑麥草采收完后就立馬找人把這些草根子全部挖了出來,移栽了煙苗,現在煙苗面積有23畝左右。之前種的黑麥草一畝地產量至少有3000斤,按照往年的市價3角5一斤算,扣除700多元的肥料和勞力成本,每畝純收益有300—400元。”根據榮喜良的描述,筆者簡單測算了一下,光是種植黑麥草,他2014年的純收益就可達7、8千元。在平地鎮,像榮喜良這樣將烤煙與其他作物復種的農戶并不在少數。
“黑麥草一般在8月下旬開始播種,9月下旬到10月上旬至中旬即可完成移栽,煙菜兩種作物銜接密切、互為補充,一點不浪費時間和土地,同時及早的清殘對來年的烤煙種植也是大有好處的。”平地鎮政府煙辦負責人介紹到。
據介紹,在同一田塊春夏季種植烤煙、秋冬季種植其他作物,建立富有攀枝花區域特色的經濟作物—烤煙輪作復種模式,是近年來平地鎮政府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在大農業背景下實現資源循環利用的探索和實踐,有力的推動了兩個產業的聯動發展,為煙農帶來又一增收亮點。
截至目前,攀枝花已研究出“黑麥草+烤煙”、“光葉紫花苕+烤煙”、“大蒜+烤煙”、“油菜+烤煙”等復種模式。
據了解,2013年3月,攀枝花市啟動“烤煙穩質穩產復種模式”研究項目,著手烤煙前茬作物篩選試驗、不同前茬作物對烤煙生產的影響試驗、前茬作物輪作模式對烤煙生產的影響試驗等,研究出了“光葉紫花苕+烤煙”、“大蒜+烤煙”、“油菜+烤煙”等復種模式。2015年,攀枝花市安排了“黑麥草+烤煙”的種植示范。
據攀枝花煙草公司相關專家介紹,“黑麥草+烤煙”復種模式在仁和區平地鎮馬頭村進行示范。在該模式中,冬季種植的黑麥草可收割3至4次,前面的2至3次收割用于畜禽飼料,最后一次收割后翻埋進煙田中,用于增加煙田內有機物質料含量,進一步提高土壤生產力。該模式的推廣示范將一定程度緩解畜禽冬季缺乏飼料、植煙土壤地力下降、煙農周年效益低等問題。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