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福建森林覆蓋率達65.95%,居全國第一。“綠色”、“生態”成為福建最美的名片,生態優勢也已成為福建煙葉最具競爭力的優勢。
對福建煙葉生產的發展,福建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局長、總經理張永軍強調:“要在嚴守紅線的前提下,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在煙葉提質增效上下功夫,進一步彰顯風格特色,積極打造以工業需求為導向的優質煙葉品牌。”
按照工業企業品牌發展需求,2014年福建全省對煙葉品種進行優化,種植特色品種“翠碧一號”85.34萬擔、“紅花大金元”2.85萬擔,占38.5%;優質品種“K326”39.04萬擔,占17.1%。特色品種和優質品種占比55.6%。
明確了“種什么”,在“怎么種”上,福建省局(公司)要求各煙區從煙葉生產全過程入手,嚴把各個環節技術關。
土壤保育方面,全省落實稻草回田面積17.8萬畝、石灰(白云石粉)溶田13.3萬畝。
質量安全方面,三明煙區通過實施《“無公害”煙葉生產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不斷提升“翠碧一號”安全性;南平煙區開發應用GAP管理信息系統,為煙葉生產的管理決策和質量追溯提供科學依據。
品質提升方面,各煙區重視上部葉成熟度,抓好早栽深栽、平衡施肥、中耕培土等技術,改善煙株營養條件,提高上部葉的耐熟性。同時,在抓好下部葉田間處理技術的基礎上,重點把好鮮煙葉初分和進烤關,減少低次等煙葉產出量,將下低等煙葉控制在5%以內。
技術推廣方面,充分利用散葉烘烤和煙蚜繭蜂防蚜兩項技術。
南平煙區積極探索、推廣分風棚(板)式散葉插扦烘烤技術,初步形成了適合當地煙葉特性和氣候特點的全烤季、全品種散葉烘烤技術規程,推廣散葉烘烤烤房532座,占全省推廣總數的56.36%;龍巖煙區在確保煙葉等級質量基礎上,通過增加插針環節,有效解決了烤爛煙問題。
在煙蚜繭蜂防蚜技術推廣上,全省共建立6個繁蜂基地,新建768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溫室及5000平方米繁蜂大棚,防控蚜蟲面積20萬畝,并組織開展全省煙蚜繭蜂防治煙蚜培訓、觀摩和檢查評比活動。
綠色發展方面,全省積極推進地膜回收。南平煙區推廣地膜收回16萬畝,由合作社統一收集和清洗,制作塑料顆粒,實現循環利用,有效解決地膜污染環境問題。
如何讓獨具風格特色的煙葉適銷對路?
2015年,福建省局(公司)、浙江中煙、南平市局(公司)、武夷煙葉有限公司聯合成立了“‘利群’卷煙品牌原料研究南平聯合實驗室”,進一步強化福建優質特色煙葉的市場適應性。
與此同時,福建省局(公司)2015年還通過“煙葉市場分析及工商合作機制研究”這一課題,重點圍繞市場資源優化、加工資源整合、特色市場挖潛和工商共建基地等進行研究,以確保福建煙葉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