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鎮沅消息 勐大鎮位于“茶王之鄉”云南省普洱市鎮沅縣的西部,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八月的勐大,疊翠流金,煙地、稻谷地、玉米地黃綠相映,河道、田間、烤房人頭攢動,到處一派忙碌祥和的景象,誰也想不到,旅途中的百轉千回后,山巒疊翠、溝壑縱橫的大山深處竟藏有這般世外桃源。
順勐統河而下,河畔不見楊柳西風,而是株株煙葉挺拔,成群的人們不是在田間嘻鬧,而是在烤煙專業化烘烤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成熟采收煙葉。在這個季節,一片片、一排排、一棵棵標準化生產烤煙競相成熟,一群群、一座座、一間間烤房青煙裊裊,而穿梭在其間進行烤煙采收、運輸、烘烤的煙農就是勐大風景中精彩的亮點。
勐大鎮烤煙種植歷史可追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時至今日,全鎮烤煙種植面積已發展到2萬多畝,是鎮沅縣最大的種煙鎮,全鎮煙農總收入上億元,在政府的支持和煙草公司的努力下,烤煙已儼然成為勐大人民,乃至鎮沅縣人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產業。
走進勐大鎮南康村千家寨專業化烘烤工場,50座臥式密集型烤房成兩列縱隊遙相呼應,煙葉保管房、煙農學校一應俱全,烘烤專業隊技術員、燒火員、記錄員孜孜不倦,西面是技術員指導煙農分類編煙、排隊入爐,東面是記錄員核對煙農裝煙數量按部位下桿,南、北面是燒火師傅辛勤添煤清灰,中間是分級隊員指導煙農去青去雜保管煙葉,烤煙的病害防治、后期管理、成熟采收、分類編煙、排隊入爐、分清部位、去青去雜、科學保管等技術在風機、編煙機的嗡嗡聲中得到落實。此時此刻,你會看到汗流浹背的燒火工人、唾沫紛飛的技術員、滿身泥濘的煙農才是最干凈的、最可愛的人,因為他們的各司其職和努力,才能烤出一爐爐桔黃的優質煙葉,才能增收致富,才能供孩子上學、老人看病、建蓋新房,才能去完成每一個家庭的一個個夢想!
南康村千家寨專業化烘烤工場由鎮沅縣煙草分公司招標建設,于2010年投入使用,目前,開展專業化烘烤已五年,走在全縣的前列。千家寨烘烤工場建成以后,鎮沅縣煙草分公司高度重視,通過成立領導小組有力組織實施,會同政府、村委會擇優選拔專業化承包業主,聘請專家培訓專業化烘烤技術人員,組織煙站技術員到現場進行成熟采收、分類編煙、烘烤調制技術等培訓,派駐技術員現場指導,組成督導組定期督導,煙農滿意度調查等靈活多變的方式,烘烤工場管理水平、烘烤水平不斷提高,烤出煙葉質量受到煙農、政府多方好評。據專業化烘烤業主王剛介紹,“這幾年烘烤質量越來越好,老百姓也十分樂意拿煙到工場烘烤,這里烤煙他們放心、滿意”。南康村的老白種煙已經6年了,看著正在下桿的黃燦燦煙葉高興不已,“如果自己烤煙的話,又要收谷子、烤煙,完全忙不過來,自己烘烤技術也不高,搞起專業化,6天左右的烘烤時間,我就有時間做別的事了”。
2015年,鎮沅縣6月份遭遇嚴重干旱天氣,7月份雨水到來后,又一發不可收拾,連陰雨后病害發生、后發煙葉貪青難烤。為此,鎮沅縣煙草分公司取消休息日,及時組織煙葉站技術人員走村入戶指導,通過煙農信息平臺發布病害防治、防洪排澇、特殊煙葉烘烤技術等信息,以南康村千家寨專業化烘烤工場為依托,集中烘烤技術力量,創新烘烤模式,在鎮沅全縣范圍內大力發展由烘烤業主牽頭和合作社牽頭兩種方式運行的“市場化運作”模式,即由“專職烘烤技術員、技術指導運作”和“公推民選技術能手,分工協作互助運作”兩種方式運行的“互助組運作”模式,鎮沅縣共落實“市場化運作”模式烘烤示范點75個、烘烤服務面積2萬畝,落實“互助組運作”模式有212個點、烘烤服務面積2.2萬畝,通過專業化烘烤的運行,烘烤損失得到大幅度降低,烘烤出爐煙葉較去年有較大提高。
專業化烘烤實施后,參與專業化烘烤的煙農勞動力得到充分解放,煙農有了更多的時間去加強烤煙后期管理、病害防治和分檢煙葉,而拿到烘烤工場由專業化技術員烘烤的煙葉質量也得到了保證,既提高了鮮煙葉質量,也提高了烘烤質量,更提高了收購質量,可謂“一舉多得”。通過近幾年勐大鎮南康村千家寨專業化烘烤模式積累的經驗,為鎮沅縣發展“市場化運作”和“互助組運作”烘烤新模式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鎮沅縣煙葉質量總體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