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就是比我分的好哩,好煙比往年多了”,佤族漢子李陸代一邊望著自家已經分級好的煙葉一邊與熟人閑聊著,黝黑的臉上堆滿了喜悅的笑容。李陸代,云南省臨滄市滄源縣巖帥鎮建設村的一位普通煙農。
滄源縣巖帥鎮建設村,是一個全部為佤族集聚的村寨,建設村山區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99.9%以上,是滄源縣巖帥鎮集“老、少、邊、山、窮”為一體的一個典型革命老區貧困村。為了加快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2009年,得益于國家煙草專賣局開發新煙區的戰略部署,滄源縣委、縣政府下大力氣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鼓勵農民利用當地自然條件優勢發展烤煙生產。
如今烤煙種植已經實現了煙農增收、財政增長、企業增效的目標,釋放出超越其他產業的顯著經濟效應和社會效益,有力推動了阿佤山“美麗鄉村”建設,為邊疆民族構筑偉大“中國夢”聚集了力量。生產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精細化管理在煙區普及并向農業生產輻射。然而由于社會發育程度低,教育起步晚,勞動者文化素質偏低,致使大部分煙農學會了種煙,而不會分煙,煙把內普遍混部位、混級、混雜,優質優價就無法真正體現出來。煙葉分級的成了本地煙農最大的難題,煙葉純度低,更在煙葉收購工作中造成不少麻煩事。
“前幾年到了分級扎把這個環節我就著急,這么多煙葉要分出個幾十個級來,自己沒有技術根本搞不來,經常因為分級純度太差在交售過程中又被退回來返工,費時又費力,還賣不了好價錢。”李陸代回憶到?!胺旨壏植缓?#xff0c;煙葉交售過程中也更費事一點,以往賣煙都要早上4點不到就出發,有時候是等到煙站關門下班了,煙還賣不進去,得在煙站附近住,吃住還要花錢,鬼火錄。”
2015年臨滄市開始全面推廣專業化分級散煙收購工作,技術性要求較高的煙葉分級就交給了專業化分級服務隊,整個分級過程都有專業的分級隊伍進行分級、定級、打包。“現在我在家里面先把青煙、雜煙挑出來,初分整理一下,就拿到集中分級點來,整個過程只要看著就行了,真正我們得閑了。”在李陸代看來,如此巨大的變化,得益于專業化分級散葉收購。
“專業化分級員都是選自各個地方的分級能手,上崗前都經過嚴格的培訓,培訓合格后才能持證上崗。整個過程實現透明化,每一戶等候的煙農都可以看見自己和別人的煙葉分級、定級、成捆的整個過程,全程陽光公開”?!斑@可不是嘴上說說就算了?!眻F結煙站副站長楊志光講道:“光單子就有十多張,如今,每一片煙葉過了誰的手就打上了誰的標簽。如果進了煙站驗級時,發現分級純度低于85%的煙葉,將被退回重新分級。煙葉可以追溯到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分級員或者定級員,可追究到相關人員的責任”。“不僅如此,專業化分級散煙收購更是從源頭上杜絕了人為摻雜使假、混色混級,用低次煙扎把等現象,有效控制了非煙物質混入,提升了煙葉分級純度和等級合格率,上等煙比例和均價都有了較大提升”。
“實行這種分級收購方式,我非常高興,交煙不用分級扎把,不但省下了不少人工,也避免了不懂分級的苦惱。今年我種了7畝煙,剛才交了443公斤,就賣了1萬2千多元,這種收購辦法我的心愁就放開了!”李陸代笑著伸出了大拇指。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