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煙葉生產經營是行業第一鏈工作,所處位置極為重要,隨著全行業深化改革的步伐加大,“新常態”環境下探索、研究煙葉生產經營工作實在必行而又緊迫。為此,筆者從一個較小的角度淺議,拋磚引玉,研究、探討“新常態”環境中的煙葉生產經營管理工作。
一、煙葉生產的實施和操作
1、指導思想明晰,因地制宜,根據煙區和公司實際,制定相應的生產計劃。加大布局調整,落實種植計劃。煙葉種植規模的穩定,等級結構的優化,內外在質量的提高,要建立在合理的生產布局之上,為此,一是按照“收縮戰線,擴大規模,兩個集中,兩個突出”的原則,抓好三個轉移,即種植向適宜區域轉移,向集中連片轉移,向土壤肥力好、有水源的田塊轉移,收縮種植戰線,穩定種植規模;二是加強對煙葉種植計劃的宏觀調控,重點發展2萬擔以上的基地縣;三是切實搞好煙葉種植合同簽訂,在內容上,除面積、收購量等指標外,必須明確各個煙葉等級比例指數,真正使合同發揮作用,約束農、企雙方職責,使煙葉種植適應“新常態”環境下的“訂單農業”。
2、制定優惠政策,調動生產熱情。針對煙區和公司特點,突破煙葉生產面積落實和質量提高兩個關鍵環節,按照“一要投入,二要講求方法,三要注意效益”的原則,制定優惠扶持政策,市級公司每年拿出一定數量的資金,用于對縣、鄉、村三級行政的獎勵和對大戶的生產投入扶持,為穩定基地、主攻質量注入活力。在獎勵上,凡完成計劃面積和收購總量的縣,獎勵縣委書記、縣長和主管縣長;凡完成計劃面積和收購總量的鄉鎮,獎勵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和主管鄉鎮長。獎金由市級公司在移栽結束和總結會上分兩次兌現。在扶持上,重點用于烤爐改造和配套設施等投入,減輕農民負擔,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種植效益,調動生產熱情。
3、狠抓技術創新,提高煙葉質量。必須把提高質量作為煙葉生產不懈的奮斗目標,以提高煙葉內在質量為重點,縮小等級間的質量差異,優化煙葉的結構比例,提高有效供給水平。一是通過普及應用九大實用技術優化結構,九大實用技術是:工廠化育苗、商品化供苗、測土平衡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密集式烤爐、智能化烘烤、“準采證”制度、高標準規范化煙站、煙葉試驗示范和研究。二是通過作務方式的改變優化結構,苗床期實行剪葉,增強煙苗的抗逆性;適當推遲移栽期,避開蚜蟲第一次遷飛高峰;中心花開放打頂,合理留葉,防止上部葉片偏厚,顏色偏深;清除底部煙葉,放棄頂部煙葉,并將病葉、殘傷葉及時從田塊中清理。
4、加強技術隊伍管理,提高煙葉生產水平。煙葉生產水平的關鍵取決于煙農素質的提高,而煙農素質的提高,又取決于對生產技術的指導。為此,市級公司要加強技術隊伍管理。一是根據實際情況,組建一支年富力強,技術精良,服務到位的煙葉生產技術普及推廣隊伍;二是全面實施技術承包責任制,定死承包區域,建立生產管理和技術指導鋼性考核辦法,設立技術檔案和工作日記,實行工資獎金與承包鄉村煙葉產、質量掛鉤的動態管理制度。在生產的各個環節,技術員一律進村入戶,下到田間地頭,面對面指導煙農,為煙農解決技術難題。三是在生產關鍵環節,開通熱線電話,實行專人接聽、記錄,對煙農反映的問題,及時上門解決。同時,建立技術便民聯系卡,發放給煙農,卡上詳細寫明承包戶技術人員的責任、義務和聯系方式,確保煙農隨叫隨到,及時上門進田服務。
5、加強煙葉生產的考核管理。切實發揮鄉、村兩級最直接、最基層的組織管理作用,通過面對面、扎實細致的宣傳、引導,確立穩定良好的種煙群體和種煙習慣,推廣現實經驗,普及成功經驗,積極探索“新常態”下的抓煙管煙途徑,不斷研究各類問題,推動整體工作均衡進展,煙葉主管部門要轉變工作作風,強化服務意識,層層建立和落實煙葉生產的目標責任管理和考核獎罰機制,分解任務,壓實擔子,形成抓落實的總體合力,探索成立市級公司煙葉精品工程領導小組,負責實施好生產育苗、施肥、移栽、田管、烘烤五大戰役,在落實責任上,市級公司領導各抓好一塊指揮田,一塊綜示田,在關鍵生產環節,實行科室與包縣煙葉生產任務掛鉤考核,煙區縣分公司相應成立煙葉生產組織管理機構,每位領導和技術人員必須有自己的示范、樣板田,煙葉技術人員轉變作風,加大力度,深入村組農戶,下到田間地頭,一切問題在一線發現,辦法在一線找出,成績在一線創造。在育苗、移栽、田管、采烤、收購五個關鍵時段,組織檢查考核,評優樹模,表彰先進,鞭策后進。每次檢查評選獎勵前兩名;對一次后進者通報批評,兩次后進者取消年度受獎資格,三次后進者報請黨委采取組織措施。
二、煙葉經營運作和管理
1、市級公司必須樹立正確明晰的煙葉經營指導思想,堅持“市場引導,計劃種植,主攻質量,提高效益,優化結構,優化服務,統一管理,分級實施”的原則。將計劃任務、目標費用與工資效益掛鉤,調動干部職工積極性,增強企業凝聚力、戰斗力和競爭力,逐步實現“大企業、大品牌、大市場、大效益”的戰略。
2、機構健全,職能明確。根據煙葉經營實際情況,市級公司內部適宜設立相對獨立的煙葉公司,縣級分公司內部設立煙葉股,煙葉股在煙區設立煙站,兩級管理三級經營。煙葉公司主要職能是負責煙葉生產、收購的計劃安排,以及煙葉庫二次復驗、煙葉裝卸運輸,管理新技術推廣、技能培訓、煙用物資采供、煙葉調撥合同計劃的簽訂、調撥及結算;生產經營考評獎罰等;縣級分公司煙葉生產技術股的職能是負責本煙區煙葉生產計劃落實、物資供應、新技術推廣應用、煙葉收購調運;煙站具體負責所服務煙區煙農生產,產銷合同簽訂,物資供應、技術指導、收購等工作。
2、注重收購,收購工作要堅持市場引導,以銷定購,堅持標準,優質服務,規范管理,嚴格考核,實行煙葉收購質量永久追究制度,保證 “收得進,調得出”。
3、調撥工作首先要細分市場,找準定位;其次,在煙葉調撥和貨款回收上制定完善獎勵政策,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第三,及時調運,減少中轉環節,實施“0庫存”;第四,與煙廠建立誠信關系,以信譽占市場,以信譽求效益。
4、加強煙用物資管理。一是實行煙用物資由市級公司統一管理,嚴格資格訂貨制度,規范采購供應,保證煙用物資質量的完好性和利用的充分性;二是實行積壓物資調劑使用,避免浪費和空耗;三是實行煙用物資訂貨公開、公正、透明,加強監督。
三、合理設置煙葉生產經營運作模式
1、煙葉生產:市級公司依據省級公司下達的煙葉種植計劃、收購計劃,分解下達到各種煙縣級分公司,各種煙縣級分公司根據具體生產條件,選擇煙葉種植適宜區域分解到各鄉鎮,各鄉鎮煙站將計劃以產購合同的形式落實到村、組、戶,并造冊登記。煙葉生產技術員按村、組、戶簽訂的種植合同,組織、指導煙農種植、管理。
2、煙用物資采供:縣級分公司煙站根據合同簽訂的面積,造冊匯總報縣級分公司煙葉生產技術股,煙葉生產技術股核實匯總后報市級公司煙葉公司,煙葉公司根據全市的煙用物資需求計劃,通知省級公司規定的定點物資生產廠家競標采購,采購合同或協議簽定后,由廠家按農時季節規定的時間,分縣直接發運到各縣級分公司,縣級分公司根據合同要求及時組織驗收入庫并將驗收情況報告單送市級公司煙葉公司核實,再報市級公司財務科,由財務科承付廠方貨款。各縣級分公司驗收入庫的煙用物資應及時組織轉運,投放到生產經營中去。
3、煙葉收購加工:由市級公司煙葉公司按照國家有關收購政策,制訂統一的《收購方案》或《煙葉收購細則》,各縣分公司煙葉生產技術股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等級標準、價格政策、產購合同和上級業務部門制定的相應政策組織各煙站具體實施。各煙站收購的煙葉,由市級公司煙葉公司統一編制區分代碼標識后,調入煙庫進行等級、數量二次復檢,復檢合格后入庫。等級合格率達不到規定標準的,通知煙站組織人員就地挑選整理,挑選整理費用煙站自付,出現摻雜使假、水份超限、霉把變質的退回煙站,造成損失的由縣級分公司和煙站負責,農業特產稅、短途運雜費、煙葉收購資金由市級公司煙葉公司和財務科共同核實后,按計劃撥付縣級分公司,收購結束后,由縣級分公司按照財務程序將費用單據歸類裝訂送市級公司煙葉公司和財務科審查無誤后抵扣做帳。
4、煙葉調撥結算方式,煙葉生產經營活動適宜用市級公司名稱為法定名稱統一運作,統一對外簽訂調撥合同,組織經營,出據業務票據,貨款結算,掌握匯總業務報表。所產煙葉名稱適宜用本煙區特色的標志制定統一的商標牌號,由煙葉公司統一組織品牌的市場宣傳及管理。建議煙葉調撥程序為:由市級公司煙葉公司開據煙葉調撥單,煙庫接通知后,按調撥單規定的調撥流向、等級、數量及時限,核準數字,保證質量,組織發運。同時,按規定辦理有關準運證、運單、車輛計劃,植檢等各項手續,由承運人隨貨同行交駐廠業務員,負責辦理煙葉交接手續。需要執行復烤煙葉時,由市級公司煙葉公司統一與有關復烤廠家簽訂復烤加工協議,統一進行復烤加工。
四、推薦煙葉生產技術承包方式
1、煙葉生產技術承包方式是煙葉生產經營活動中一個比較有效適可的管理手段,近年來被煙區普遍應用,簡捷實用,管理成本較低。適用范圍包括煙區參與煙葉生產技術承包的單位和個人,承包時限以一個生產單元為宜,承包內容主要有種植面積、煙葉收購量、上等煙比例、技術指導四項指標,實行工效掛鉤。
2、具體承包內容。一是指標分解,縣級分公司生產技術股負責制定本縣的煙葉生產技術承包實施方案,并根據各鄉鎮煙葉生產情況,下達各煙站的技術承包指標;煙站根據縣級分公司生產技術股下達的技術承包指標,結合各種煙村的煙葉生產情況,劃分區域,確定承包農戶和技術承包指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