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要實現煙葉生產的全面、全程精益化,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根據不同的生態條件和地形地貌,分環節、分階段開展煙葉精益生產試點,發揮標桿的示范、引導、激勵作用,帶動煙葉生產全面升級轉型。
一、實施方法
基礎信息采集環節。要全面摸清煙田前茬作物種類、產量、施肥、主要病害及農藥使用等基本情況,建立煙田檔案。按照取樣化驗分析土壤理化性狀,建立土壤肥力檔案;收集整理近年氣象資料,建立了氣象資料檔案。收集農戶信息,建立種煙農戶檔案。
冬耕環節。將煙地前茬作物殘體、地膜等雜物全部清理干凈,秸稈還田地塊的秸稈細碎,均勻撒于地表。封凍前,全部實行機械化冬深耕,深度30cm以上,結合冬耕施用優質腐熟農家肥,改良土壤結構;開春解凍后及時旋耕平整,土壤細碎。起大壟、高壟,起壟高度達到30cm。
育苗環節。確定適宜的播種期,機械化精量播種,全面落實苗盤清洗及環境消毒措施,嚴格二次熏蒸消毒,組織植保專業隊進行苗床統防統治,強力推行剪葉及控水鍛苗技術,煙苗全部達到壯苗標準。
測土施肥環節。參照土壤檢測數據與調查數據,針對前茬、品種、土壤性狀的不同,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落實“控氮、穩磷、增鉀、配微、禁氯”及“有機無機結合”的施肥技術要求。加大餅肥和鉀肥施用量,嚴禁使用含氯肥料,增施磷、鉀等微肥。推行機械化施肥,技術人員統一核算、統一配肥、專業隊統一施入的方式進行施肥,控制肥料精準施入。采取基肥、穴肥、追肥相結合的方法,推廣鉀肥分次施入及鉀肥后移技術,在團棵、旺長、圓頂期分次追施。
移栽環節。由合作社組織專業隊進行移栽,推廣小苗膜下移栽,堅持“三帶下地”, 移栽時澆足水。煙苗要隨栽隨運,運輸全程覆蓋防蟲網,要邊栽煙邊蓋膜,膜要蓋嚴壓實。嚴格把握移栽密度和移栽質量,控制行距120厘米,株距50-55厘米,栽植密度1100株以上。
植保環節。按照病蟲害預測預報,制訂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案,分類指導防治。實行輪作,冬季深耕,栽前起高壟,做好排灌,中耕培土,減少病害傳播。利用生物藥劑特別是生物菌劑防治根莖病害,在煙田設置黃板誘殺煙蚜,積極組織植保隊統防統治。
精準灌溉環節。礦質養分都靠水來輸送,堅持“前期控水、中期保水,后期補水”的原則,科學灌溉,嚴禁使用含氯水源灌溉。根據煙葉生長期需水規律,保證旺長期水源供應和成熟期水分需要。如遇長期將于,及時排除田間積水。推廣噴灌、滴灌等先進節水灌溉方式,促進水肥耦合,做到節水、節肥。
優化環節。推行盛花打頂及二次打頂技術,避免產生倒掛,出現“大深厚”。適當增加留葉數,促進葉位上移,減少單葉重,增加中部葉數量及上部葉可用性。提升煙葉等級結構;合理開展上下部鮮煙優化,及時清除下部6片和頂部2片不適用鮮煙葉,提升煙葉結構。
烘烤環節。根據鮮煙質量分類編夾裝炕,嚴禁病殘煙葉進烤房。落實“三段式”烘烤工藝,根據鮮煙素質設定烘烤工藝曲線,適當延長變黃期和定色期,提升煙葉烘烤質量。示范推廣應用新型熱泵烤房,實現智能化烘烤。
分級環節。全面實行專業化散葉分級收購,煙農自行將初烤煙葉去青去雜、分部位到煙站進行流水線專業化二次分級。減少煙農用工成本,提高煙葉收購等級純度。
二、保障措施
優化煙葉精益生產服務組織。推進專業化服務組織建設,優化完善服務網絡,分服務環節組建育苗、機耕、移栽、植保、不適用煙葉處理、烘烤、分級等專業服務隊。開展精細化作業。提高服務煙農的水平。
優化隊伍建設。人才隊伍是精益生產順利實施的重要支撐。綜合運用各種培訓形式,強化精益生產意識。同時,創新培訓方式,通過學習培訓、現場觀摩、經驗交流、專家座談等多種形式,確保精益生產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著力培育20畝-100畝左右懂經營、善管理、講誠信的職業煙農隊伍,提高煙葉規模化、組織化程度。
嚴格考核監督。以現場作業效果、煙農的滿意度和作業質量反饋為主要依據進行考核,加大煙農的誠信考核力度。建立完善煙農考核體系,與今后優惠政策掛鉤,促使煙農嚴格按照操作標準種煙,提升綜合管理水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