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河南日報農村版》報道 “村里凡是種煙的都發了家,收成可不是一般的好!”11月26日下午,在河南漯河市源匯區問十鄉曹店村支部門口,說及2015年的煙葉,村主任蘇閃民興奮之情溢于言表,“每畝地的毛收入有六千塊呢!”
早在幾年前,村里人還對煙葉種植持觀望態度時,蘇閃民就率先響應鄉里的號召,在自家地里搞起了“試驗田”。這一種不打緊,作為村里的帶頭人之一,蘇閃民從最初的幾畝發展到現在的180畝,收入也翻倍增長。在他的帶動下,村里的煙葉種植面積擴大到400多畝。
在蘇閃民看來,煙葉種植已成為村民種地致富的主要門路,之所以收成好效益高,主要得益于地方政府和煙草部門對煙農的各種扶持政策。
“俺村里所有的煙田用的是滴灌技術,比平常澆水每畝地能省好幾百塊,鄉里還專門請了農技專家到煙地里給俺指導。”蘇閃民說,種子、化肥、農藥等都由煙站提供,拔稈、耕地也不用村民操心。
按照區委、區政府努力把問十建設成為現代農業鄉鎮的定位,該鄉理出了“把煙葉打造成問十第一產業”的思路,使煙葉生產成為真正的富民強鄉工程。
“按照現代農業的發展思路,在漯河市率先實現煙葉滴水灌溉技術全覆蓋,僅此一項每畝節省近400元,全鄉3500畝煙田能節省費用140萬元左右。”問十鄉黨委書記師艷芳說,鄉里每年根據煙葉生產情況不定時邀請專家給種植戶講解煙葉管理、分級、扎把、打包等知識,并針對煙葉后期生長,分發技術資料進行現場指導。
在此基礎上,問十鄉還對煙葉保險費用實施補貼,種煙戶不花一分錢就能給煙葉上保險,并從土地、資金、管理三個方面入手,加速土地流轉,加大資金投入,打造出以鄉村黨員干部、種植能手、外來創業人員為主體的三支種煙隊伍。
“將繼續把煙葉生產列為全鄉一號富民工程來抓。”師艷芳說,一方面,以煙葉生產專業合作社為依托,積極爭取上級政策扶持,加大對煙葉生產園區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另一方面,積極發揮煙站的職能作用,做好育苗、管理、烘烤等幫扶工作,進一步降低群眾生產成本,并協調上級部門推進炕房、標準化煙站等設施建設,更好地提升煙葉生產水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