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近幾年,在行業的大力扶持下,煙農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發展迅速,在推動現代煙草農業發展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國家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規范化管理不斷深入,煙農合作社也面臨著各種嚴峻的風險,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合作社運營中存在的風險、穩健發展合作社,顯得至關重要。本文從合作社存在風險的根本原因入手,通過對各種風險的分析,對合作社風險防范談一些淺見。
一、管理風險
由于煙草的計劃經濟和專賣體制的特殊性,煙農專業合作社成立的動因不是解決產品難賣的市場問題,而是通過提高煙農的組織化程度解決煙農勞動力不足、專業技術不精、生產設施不夠等問題,煙農的入社動機來自于對公司投入資產和提供服務的使用權與收益權。因此,在行業引領的大背景下,大部分合作社是由煙草公司發起組建的,合作社執行經理、財務人員等關鍵崗位基本上由煙草職工擔任,煙草部門依法肩負著對合作社的監管責任。
在實際運行中,由于煙農社員文化素質低,沒有參與合作社經營管理的實踐經驗,我們煙草部門的管理人員、財務人員對合作社規范管理意識不夠,對政策法規了解不糸統、不全面,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加上外部監督機制的缺失,導致合作社總體運行水平相對落后,管理上的不規范導致操作上的違規,程序上的不合法導致行為上侵權。因此,合作社存在較大的管理風險。
二、制度風險
一方面,體現在合作社內部組織機構不健全,大部分合作社雖然設立了理事會、監事會等機構,但工作職責不夠清晰,合作社理事長或執行經理“一權獨大”的現象比較普遍,成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作用難以充分發揮。
另一方面,體現在合作社的內控制度不夠完善,章程制定、制度建設千篇一律,大多數合作社都是照搬照抄,可操作性不強。合作社治理機制存在較大風險。
三、財務風險
由于合作社管理人員大多由村主任、煙草職工和種植大戶擔任,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專業技術人才匱乏,雖然都設有財務會計人員,但在實際運營中,財務工作存在諸多不規范之處,特別在資金使用和盈余分配方面顯得尤為突出。
在資金使用上,一方面,由于合作社業務千頭萬緒、事務繁雜,對開展業務所產生的臨時用工、低值易耗品購置以及日常費用報銷等環節隨意性較大,小額資金的支付不能夠提供相關票據,打白條的現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部分大額資金的支付和使用上也沒有按組織程序商定,合作社一些重大決策只停留在理事會層面,沒有召開社員代表大會進行民主商議,社務公開、民主監督功能難以實現,透明度不高,資金使用上不規范,存在較大風險。
在盈余分配過程中,由于一般成員并不實際參與合作社經營管理,理事會的治理結構難以落實到位,按出資分配和按交易量分配盈余并存,容易引起舞弊風險。部分合作社由于沒有收益,多年沒有開展盈余分配的現在也是存在的。
四、法律風險
提到合作社的法律風險,可以說無處不在其中。由于現行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存在一定的不完美之處,操作隨意性較大。在“民辦、民管、民收益”的原則上,從合作社設立、登記、運營管理到合作社公益金、公積金、盈余分配的提取都存在著較大隨意性,而法律授予成員代表大會最大權力空間也正是這一原則的具體體現。然而,在實際運行中,由于行業與合作社、合作社與煙農之間的特殊關系沒有理順,職責定位不清、崗位分工不明,規范管理不夠、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因素,導致合作社服務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社員利益得不到根本保障,業務運行中違規違法操作的現象普遍存在,合作社管理人員如履薄冰,法律風險無處不在。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