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由于受入冬開春以來連綿陰雨的異常“爛冬”天氣,導致起壟進度慢、質量差,土壤板結;加上2015年的“厄爾尼諾”現(xiàn)象在2016年還在延續(xù),“1?25”和“3?10”災害性強降溫天氣及多次的霜凍結冰天氣給煙苗生長帶來不利的影響。
2016年,煙葉生產存在幾方面不利的因素:主要有煙苗苗床期缺乏光照,造成煙苗長勢弱,煙田起壟遲、土壤濕度大,整地粗糙,煙苗大田移栽期長,煙苗長勢參差不齊,煙農素質不一,給大田管理增加很多難度。還有相當部分煙葉種植在低洼、深爛農田區(qū)域,十分容易造成洪澇災害等問題。煙葉生產“三分種,七分管”。
2016年是三年調控目標的關鍵之年,對煙葉大田管理提出新挑戰(zhàn)。煙葉大田管理時間緊、任務重,如不加強煙田移栽后的管理,勢必對煙葉生產效益造成重大的損失。因此,加強煙葉生產大田管理刻不容緩,在加強常規(guī)技術弱化、培育中棵型煙株、建立健全煙葉生產技術服務體系、強化煙株病蟲害防治和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方面上下工夫,實現(xiàn)“保量、提質、增效”的生產目標。
抓好常規(guī)技術弱化問題。針對當前氣候特點和煙田生長發(fā)育情況,2016年煙葉生產措施要抓早,彌補前期天氣災害造成的損失,分階段對煙農進行培訓,推行煙葉生產技術標準化,抓好煙苗移栽質量,及時進行移栽后查苗補缺,根據(jù)土壤質地、起壟質量和含水量,靈活掌握追肥次數(shù),對發(fā)生的病蟲害要及時對癥下藥,防止病蟲害的傳染和蔓延,促進煙株生長發(fā)育,盡量減少后期暴雨洪澇和高溫高濕的不利影響。
抓好中棵型煙株的培育。為彌補前期惡劣天氣造成土壤板結影響煙株生長發(fā)育,下一步要加快掀膜培土工作,促進煙株長勢旺盛,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青枯病等根莖病害的發(fā)生。結合優(yōu)化煙葉結構工作,加大培育中棵型煙株關鍵技術的落實,5月做好科學打頂與合理留葉,改善煙葉等級結構,提高煙葉可用性,走特色發(fā)展的道路,力爭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權。
建立健全煙葉生產技術服務體系。完善煙草公司、煙草站、村組三級技術培訓機制,分階段對煙農進行集中理論和現(xiàn)場培訓;在各生產季節(jié)編印煙葉生產技術資料,限期由煙技員親自發(fā)放到煙農并作講解培訓;做到每戶煙農有人指導,每個技術問題有人解決,每個生產環(huán)節(jié)有現(xiàn)場培訓。
強化煙株病蟲害防治。嚴格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煙技人員要抓住晴好天氣的有利時機,加強田間地塊的檢查,對發(fā)生的病蟲害要及時對癥下藥,防止病蟲害的傳染和蔓延,最大限度地把病蟲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保護煙農的經濟利益,做到科學防治,嚴禁農藥殘留超標。
密切關注天氣變化。近年來,災害性極端天氣呈多發(fā)頻發(fā)常態(tài)化,給煙葉生產造成極大損失。根據(jù)氣象部門預測,預計2016年早春季至前汛期(3-6月)氣溫偏高,總降水量中北部偏多,此種天氣條件下容易形成強對流天氣,增加暴雨、冰雹發(fā)生的機率。為此,要未雨綢繆,加強與氣象部門溝通,及時了解、掌握天氣變化情況,針對可能出現(xiàn)的天氣災害,做好防災抗災的各種準備工作,重點做好人工消雹工作,強化災害預警,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