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終于搞定!”
4月29日18:33時,隨著最后一期移栽日報短信息推送結束,瀘西分公司烤煙生產技術室統計員方艷飛伸展了下略有疲憊的腰肢,長出了一口氣。
恰逢其時,今年的雨水比往年來的更早一些。自4月19日起,瀘西縣各區域普降喜雨,充足的雨量為全縣三鄉五鎮移栽進度“加油鼓勁”。
云南瀘西分公司于4月10日全面啟動烤煙大田移栽。已建成的水池水窖集體發力,下旬的數場春雨更是全面提速移栽進度。僅僅20個工作日,全縣15.17萬畝烤煙全部栽下。其中,14.43萬畝烤煙小苗膜下移栽技術95.13%的占比更是力度空前。
兩保一增規劃先行
“做實合同是煙葉生產的牛鼻子”,這話說了多年,也探索實踐了多年。
合同分配不實、過程不透明往往是引起群眾舉報投訴的導火索,合同不實的地區也恰恰是群眾意見反映強烈的熱點區域。隨著縣內三七、瑪咖等藥材產業市場價格大幅度波動,新興產業后繼乏力,遲遲打不開局面,實現全縣2017年底全面脫貧摘帽的目標眼下依然要靠這棵煙。群眾種煙熱情高漲不減,做實合同分配壓力空前。
“千言萬語抵不過一張圖!你們畫張圖,把規劃座落的四至界限明確下來,讓群眾知道自家田塊在哪,是否在規劃區域內,在的話做好土地丈量工作,有幾畝算幾畝,這樣群眾對合同分配就不會有意見了是不是?”如何進一步提高煙站種植區域規劃科學性、合理性及可行性,金馬煙站站長馬克波工作起來有一套。
往年,金馬鎮種植規劃不細致、不深入、四至界限不清、范圍模糊,且不同程度存在依據往年合同分配基礎按比例調減等做法,該鎮煙農意見頗多。據縣局(分公司)監察審計室數據統計,今年自烤煙合同分配、公示、預簽訂以來,該鎮尚未接到一起煙農合同舉報。
與此同時,為增加煙農單戶面積,提升煙農種煙效益,實現“兩保一增”,國家局行業示范社試點金城普惠以村組為單位首次試點土地流轉模式,以600-800元/畝不等的價格,在該鎮新壩村統一承租了烤煙大田規劃區的132畝土地,由先前分散的54戶集中流轉給17戶職業煙農種煙,規模效益得以體現。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截止3月31日,瀘西縣共分解落實種煙鄉鎮8個、村委會66個、村小組275個,預簽合同16142份,戶均面積9.17畝,增幅14.48%。
“來年我們計劃再搞個3000畝左右的土地流轉,依托咱們的育苗大棚開展草莓種植、蔬菜育苗配送服務,充分利用大棚閑置期,為金城全體社員創收分紅”,合作社理事長陳永平信心滿滿地說。
嚴控規模從“一頭攆”到“兩頭堵”
重拳出擊!4月26日,瀘西縣局夜查“四起”煙葉大要案。經現場進行檢查勘驗、卸貨、稱量、過磅,查獲手撕片煙50700公斤,煙梗44536公斤,涉案價值356萬余元。一夜之間4起無證運輸煙葉大要案成功告破,有力地震懾和打擊了涉煙違法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有“市場”必然會引來超栽行為。
“一頭攆”式的說教終究抵不過巨額利益的驅使。瀘西縣局(分公司)始終高舉“達摩克利斯之劍”,持續開展煙葉執法專項行動從源頭上堵住了煙葉外流的口子,壓縮不法分子的生存空間,“嚴控規模”要求反向傳導給種煙農戶,進而徹底消除其超栽、超種供給側隱患。
召開嚴控規模專題座談會、層層簽訂責任狀、發放宣傳材料、張貼標語、群發短信、嚴控籽種、做實合同、清塘驗收、優化結構、總量控制……措施不斷,力度不減。
由此,瀘西縣嚴控規模工作從單向的“一頭攆”變成了煙葉、專賣兩頭齊發力的“兩頭堵”。
強化重點務求實效
“育苗管理、大田移栽、栽后管理”三項工作重點突出,環環相扣。為此,分公司組織了兩個督導檢查組分片區巡回檢查指導工作,發現問題記錄在案并及時反饋,帶著目標,責任到人,確保工作抓實、相關痕跡規范。
強化育苗管理。加強拋苗管理,適時、分類拋苗,確保拋苗后煙苗大小均勻,整齊度高。加強剪葉管理,避免出現剪葉過早或過遲等問題。加強水肥調控,督促各育苗業主按時、按量加入營養液,確保煙苗正常生長。
強化大田管理。加強預整地質量驗收,要求嚴格驗收理墑質量,對理墑質量差、墑形不統一的堅決不予開具《供苗通知單》。加強移栽技術指導,按照膜下小苗移栽技術要求,督促煙農打大塘、深塘,施足底塘肥,明水移栽。強化栽后管理,要求注意巡查栽后地塊,對煙株生長較快,出現頂膜的動員煙農及時破膜通風,防止燒苗。
強化材料歸檔。要求對供苗臺帳、供苗通知單、供苗日期進行認真記錄,不允許出現代簽現象。同時,對農事操作記錄、各種臺帳資料按要求進行整理歸檔。組織專業隊開展機耕作業,據實驗收大型機耕面積,整理歸檔各項材料。
從“補”材料到“做”材料,僅一字之差,檔案與生產實際才真正實現了同頻共振,齊步發展。
新技術示范新措施引領
“噴灌、滴灌用在果蔬種植見過,用在烤煙上還是頭一次”。在白水鎮利民微噴灌、大衣滴灌節水技術應用現場上,兩名煙農朋友低語交流,嘖嘖稱贊。
“滴灌節水效果明顯,噴灌形成的小區氣候則對煙株生長極為有利”,分公司烤煙生產技術室技術員李興勇強調。
“公司補貼150元/畝,自家再出30元,用上兩年節省的水錢、工錢一下子就找補回來了,別忘了地膜回收交給合作社還有單獨的補貼咧”,白水煙站副站長張忠東掰起手指頭,給兩位煙農朋友算起了帳。
2016年,上級下達給瀘西分公司3500畝烤煙大田節水滴灌、微噴灌節水技術推廣任務。依據各地現場水源分布情況,瀘西全縣滴灌應用推廣40畝、微噴灌應用推廣3460畝,將為進一步引領煙草農業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2260”優質煙葉工程作為分公司2016年煙葉生產的頭等大事,分公司上下可謂煞費腦筋,想了不少辦法。技術環節分公司首次明確了“統一整地理墑、統一大田移栽、統一配方施肥、統一水分管理、統一中耕培土、統一封頂留葉、統一病蟲防治、統一成熟采收、統一科學烘烤、統一醇化分級”等“十統一”的技術措施要求。考核環節分公司對工程實施的1000元/畝補貼考核細化到“品種純度、整地理墑、大田移栽、平衡施肥、揭膜培土,統防統治、封頂留葉、優化結構、成熟采烤、煙葉醇化、田間清理、煙葉收購、守法經營”等13個小項,達不到要求的,經片區技術員考核后視情況扣減工程補貼,確保技術措施落實到位。
無人機也首次飛臨“2260”優質煙葉工程項目區的上空,俯拍鳥瞰竹溪、大衣、利民等核心片區,萬畝連片,規模空前。
“瀘西分公司‘2260’優質煙葉工作做得很實,有方案、有措施、有辦法,扎實有效。”4月22日,云南省局(公司)總農藝師楊榮生在瀘西縣白水鎮實地調研后給予了高度評價。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