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摘自《文山日報》 當前,全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經濟持續下行對卷煙銷售造成一定壓力。2015年,卷煙銷量同比下降2.36%。這是自2000年以來卷煙銷售首次出現負增長。卷煙產銷供大于求,市場對品質更加注重,工業企業在原料采購中的主導地位不斷加強,“挑產地、挑結構、挑純度、挑品種、挑加工地”將成為新常態。
為了主動適應煙葉原料需求新變化,積極推動卷煙上水平,2016年,云南省政府啟動實施“2260”優質煙葉工程,即選擇20個縣(市、區),每個縣(市)種植1萬畝,共20萬畝烤煙,配套相應的技術措施和扶持政策,每年生產60萬擔高端特色優質煙葉。實施“2260”優質煙葉工程是鞏固云南煙草產業領頭羊地位的重大任務,旨在為云產卷煙高端品牌提供優質原料。云南煙草成立30年來,沒有任何一個煙葉單項工作是由省政府直接安排。作為省政府領導通過省政府的渠道專門發文件定點開發一個項目,這在云南煙草歷史上是第一次。
作為該項目的實施州之一,文山州涉及項目面積共有1.1萬畝,分布在硯山和丘北兩縣。其中,硯山縣有1萬畝,分布在盤龍和干河兩個鄉鎮,丘北縣樹皮鄉安排了1000畝。“2260”項目在文山州實施得如何?近日,記者進行了專題采訪。
項目開局良好 煙農喜笑顏開
烤煙大田移栽已經一個多月了,直到5月底,文山州才迎來幾場期盼許久的有效降雨,這才緩解了旱情。在硯山縣盤龍鄉明德行政村明德村小組的煙田里,1182畝整齊劃一的嫩綠的烤煙猶如巨大的綠毯鋪在一片四周群山環抱的壩子里。烤煙隨風招展,雨后的空氣清新撲鼻,讓人心曠神怡。
“2015年這個時候,我家的煙苗還小得很哩!”5月26日,明德村的煙農張國榮來到煙田里查看烤煙長勢看到長勢較好的烤煙時,高興地對記者說。據他講述,2016年他家種了15畝烤煙,之所以長得好,主要是得益于“2260”這個項目。在煙站技術人員的嚴格要求和精心指導下,2016年的烤煙搶節令,栽得早,管理得好,從整地、起壟、覆膜到配肥、移栽、澆水,各項工作都做得十分到位。“2015年,我也是種15畝,有8萬多元收入。2016年看這形勢,如果后期管理到位,烘烤得好,2016年有希望有10多萬元的收入!”從張國榮的言談中,足以看出煙農對“2260”這個項目是抱有很大的期望的。
“2260”項目在文山州實施,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連片規模。硯山項目區落實種植面積1萬畝,涉及兩個鄉鎮7個行政村37個村組873戶煙農,戶均規模11.45畝/戶。1000畝以上連片2片共2182畝;500至1000畝連片2片共1282畝;100至500畝連片47片共6233畝;50畝至100畝連片5片共305畝。丘北樹皮項目區涉及1個鄉鎮1個行政村3個村組56戶農戶,戶均規模17.86畝/戶,一片500畝,另一片450畝。項目區實現了全部種煙地塊100%連片,且連片規模都在50畝以上。
據了解,為提升“2260”優質煙葉工程建設水平,文山州高位推動,成立了由州政府副州長李春林為組長的“2260”特色優質煙葉工程領導小組,制訂了《文山州2016年“2260”優質煙葉工程實施方案》和《文山州2016年“2260”優質煙葉工程考核方案》。
“縣里非常重視‘2260項目’,到目前為止,硯山縣用于煙區道路建設、烤房維修、滴灌設施等基礎設施的投入達到200萬元以上。”硯山縣煙辦主任介紹道。
按方案要求,文山州按照煙株大田生育期不低于140天、成熟采烤期不低于80天倒推各環節時間節點,嚴格按照生產節令組織移栽,項目區于4月30日前全部移栽結束,項目開局良好,為養足成熟度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硯山縣和丘北縣涉及項目的烤煙長勢十分喜人。
措施堅決有力 增進煙農福祉
當天中午,丘北縣樹皮鄉樹木架革村下起了瓢潑大雨。這樣大的雨對樹皮鄉來說,算是來得比較早的了,往年這個時候還在處于持續干旱中。
在村頭的一個候車室內,有五六個煙農在避雨,他們在談論著“2260”項目。
有一名煙農說,滴灌技術是一種精準澆灌的技術,不僅提高了水的利用率,甚至能夠做到水、肥、藥一體化;有的說,從4月25至29日移栽,從收小麥到移栽結束只花了數天時間,機械起壟,機械覆膜,進度相當的快……他們談論起“2260”這一項目,都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贊有加。
“這個項目對我們太有利了!”該村煙農仁弟崗給大家算了一筆賬:他家2016年種了30多畝烤煙,要是往年,15名工人用3天時間才能澆完一次水。而大田移栽到雨季到來,至少要澆三次水,其中定根水一次、保苗兩次。澆一次水費用1200元,三次共3600元。2016年實施“2260”項目后,煙草公司給項目區的煙農配套了滴灌設施,只要把水放到小水窖里,用抽水機抽到主供水管,半天時間就能澆完,且一兩個人就能完成,不僅減少了大量資金投入,還省時省力。
據介紹,云南省政府明確在既有煙葉補貼政策的基礎上,對項目區還新增了每畝1000元的補貼資金,其中,煙農直補900元、保險保費每畝補貼100元。
“盡管1000元/畝的補貼資金需要進行考核才能最終發放,但是在烤煙生產發展的幾十年里,沒有任何一個單項項目畝均投入達到1000元。2015年全州平均畝產值為4365元,現在每畝補貼1000元,加上煙草產前投入,每畝投入合計1500元左右,占畝均收入的三分之一,這樣高額的補貼讓煙農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文山州煙草公司(專賣局)副總經理許龍在5月10日召開的全州“2260”優質煙葉工程推進會上這樣說道。
為落實該省政府“2260”優質煙葉工程項目,州煙草公司綜合工業、州內實際情況及國內外先進經驗,提出了項目區“十個100%”的開發思路。“十個100%”,即100%合理輪作、100%標準化生產、100%綠色植保、100%清潔生產、100成熟采收、100%堆捂醇化、100%精益收購、100%地膜回收、100%GAP管理、100%片區網格化管理。通過落實“十個100%”,保障大田生育期140天以上(膜下煙155天以上),葉片內在化學成分協調,葉片組織結構疏松、油分充足,達到或接近津巴布韋煙葉品質。
目標催人奮進 未來前景可期
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云南“兩煙”不斷創造輝煌,以優良的品質贏得了全國消費者的青睞。“十二五”期間,煙葉年產銷量最高達到2173.72萬擔,云產卷煙年產銷量最高時達1092萬箱。然而,進入“十三五”以來,該省“兩煙”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文山州2016年“2260”優質煙葉工程實施方案》提出,文山州“2260”項目計劃2016年安排硯山縣種植烤煙1萬畝,生產煙葉3萬擔;丘北縣種植烤煙0.1萬畝,生產煙葉0.3萬擔。保障3.3萬擔高端優質煙葉原料穩定供應給紅云紅河集團。2017年硯山縣、丘北縣種植烤煙各1萬畝,保障6萬擔優質煙葉原料穩定供應。通過2016年—2020年5年持續實施,累計生產高端優質煙葉27.3萬擔。
“我們選擇最適合的區域,提供最大的扶持,使用最先進的技術,生產最優質的煙葉,為卷煙企業提供最高端的原料。”文山州煙草公司(專賣局)生產經營部的工作人員介紹。
“2260”項目是適應煙葉原料需求變化的必然選擇,是助推“兩煙”發展的關鍵舉措,是夯實該省優質煙葉生產基礎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文山州在項目實施中,將采取科學規劃布局、改善設施條件、集成先進實用技術、轉變生產組織方式等措施,高標準實施“2260”項目,讓項目更好地造福于煙農、造福于企業、造福于社會經濟的發展。
“為了適應煙葉市場從“求量”轉向“求質”這個新常態,堅持供給側改革發展之路,依靠科技支撐和管理創新,提升煙葉質量,提高煙葉質量穩定性,贏得煙葉發展主動權,針對“2260”項目,文山州通過1.1萬畝優質煙葉工程,努力將“2260”項目打造成為現代煙草農業先進技術及管理理念的集成區,特色優質煙葉開發的展示區,煙葉供給側改革的先行區。”文山州煙草公司副經理許龍如是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