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凌云消息 近年來,廣西凌云縣加大產業結構調整,科學規劃,按照市、縣黨委政府提出的“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要求,在已進行土地整治及有條件的鄉鎮、村屯,大力發展煙稻輪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實現一年四季無閑田,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凌云縣現代煙稻輪作是在充分發揮當地自然條件優勢,合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同一塊稻田同一年內先種植煙草、煙草采收完后再種植晚稻、晚稻收獲后進行土地休閑或者種植綠肥,每年反復進行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模式。這一生產模式在凌云縣朝里瑤族鄉、沙里瑤族鄉等煙區得到了大面積推廣和實踐應用。由于凌云縣煙葉產區多分布在山區,旱地面積有限,生產條件較為惡劣,如果在山區煙區推廣現代煙稻輪作農業模式,既推動了山區煙葉生產的發展,又解決了山區糧食問題,增加了農民收入,同時實現了國家“北煙南移”的煙葉生產發展戰略,完成國家煙葉生產任務,是保證煙糧雙豐收的重要農業生產模式。
時下正值煙稻輪作最繁忙時節,在凌云縣朝里瑤族鄉、沙里瑤族鄉煙田里,到處都看到一片打田插秧的繁忙的景象,煙農們正在用現代插秧機種植晚稻。2016年全縣干煙約10000余擔,產值約1200多萬元,煙農戶均增收65000余元,創稅130多萬元。目前全縣種植田煙5400多畝,已基本插秧結束,預計產稻谷325萬多公斤,產值約400萬余元,戶均增收25000余元。一年來煙農煙稻輪作戶均增收共9萬余元,解決180余戶貧困戶720人脫貧致富。在凌云,煙稻輪作的農業模式,讓農民一年撿到兩袋沉甸甸的黃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